大丫山:礦難頻發,逐利的衝動陰魂不散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01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經過30多個小時的安裝,山西鄉寧縣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救援現場4台水泵開始抽水,初步統計井下透水量達13萬立方米。目前,井下水位正在緩慢下降,也許將持續3天或更久,被淹沒的巷道才會浮出水面。據搶險指揮部證實,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前3個小時,調度人員已接到反映漏水的電話,但未引起重視。截至3月31日淩晨,井下153名被困人員仍杳無音信。

  透水事故發生前的3個小時就接到井下漏水報告了,卻未予以重視。顯然,這不完全是天災。“礦難多源於人禍”,這個多少年來讓無數煤礦經營者和監管者不願接受的判斷,在王家嶺煤礦又一次以血的代價予以印證。科技發展到今天,只要我們運用得當,就能通過科技降低天災。人禍則不然,其非科技所能解決。

  值得注意,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的搶險指揮部,設在中煤集團一建公司山西臨汾碟子溝項目部會議室內,墻上恰好挂著四個大金字“勇爭第一”。搶險總指揮、山西省副省長陳川平説,“王家嶺礦難就壞在這個‘勇爭第一’上”,這真是黑色幽默。據報道,該公司2010年奮鬥目標是産值6億元,利潤3000萬,成巷進尺39000米。為此,公司對各個施工單位實行“進尺考核制”。“員工每班進尺任務為2米,掘進的多了受獎,少了則會受罰”。此外,礦工透露他們當中不少人未經培訓學習,就下井上班了,這也為“人禍”的降臨埋下了隱患。

  煤礦經營者為了“勇爭第一”,為了多盈利和獲取獎金,對來自井下的“漏水報告”置之不理,對利潤、獎金的追求,竟然勝過了對井下數百名礦工生命安全的重視,這种經營、管理理念,正是王家嶺煤礦事故最大的悲哀。

  據《山西日報》2009年8月報道,為了能早日産煤,華晉公司董事長武華太曾提出“花錢買進度”的理念,要求盡一切可能加快工程建設。而2009年5月中國煤炭網報道稱,為了搶工時,負責王家嶺煤礦承建的中煤第一建設公司月成巷道長度先後6次突破200米,中煤第一建設公司的施工紀錄被不斷刷新,其中2009年4月更是創出月成巷道215.5米的新紀錄。

  如果説王家嶺煤礦經營者盲目趕工期,甚至讓那些未經培訓學習的民工到井下工作,是暴利驅使的話,那有關部門對煤礦監管不到位又是什麼導致的呢?我認為還是利益誘惑。2007年,圍繞帶血的GDP,山西省環保部門曾做過一項問卷調查,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竟然有高達91.95%的市長(廳局長)認為加大環保力度會影響經濟發展,僅有6.51%的市長認為“不會”。官員環保意識如此,以人為本的安全意識又能好到哪去呢?這些年,帶血的GDP引發的悲劇還不夠多,不值得警醒嗎?

  當有關方面對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進行追責時,為了更好地起到警示作用,必須針對煤礦經營者、管理者出臺更為嚴厲的懲戒措施,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他們必須承擔更為嚴厲的事故經濟成本和刑罰成本。唯如此,才能有效遏止礦難,才能避免帶血的GDP。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