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3
大學生村官的鄉村實踐
  •   “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帶著總書記的殷切期盼,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紮根基層、服務鄉村。知識豐富、勇於創新、熱情工作,這些大學生村官憑藉敢想敢拼敢幹的作風,在奔向小康的路上揮灑汗水,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放飛夢想。
  •   2016年3月7日,河北邢臺,王東雲(左二)在溫室大棚內嚮慕名而來的村民講解種植技術。 視覺中國
      王東雲2008年成為河北省邢臺縣北小莊鄉的一名大學生村官。面對當地土地貧瘠、資源匱乏、農村群眾缺少致富門路、經濟發展緩慢的現實,她經多方考察,成功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引進五彩水果番茄最新品種,並多方籌資60萬元,于2015年建起3個溫室大棚和2個拱棚,&&發展五彩水果番茄種植。王東雲坦言,只有多幹事、幹實事,村官的一言一行才有説服力。她要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開拓市場,按照訂單農業的模式,帶領村民擴大種植規模,讓山區群眾的腰包鼓起來。
  •   2015年10月16日,河北張家口,大學生村官梁東彬(左)、蘭進京在查看小羊長勢。 視覺中國
      梁東彬、蘭進京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盆窯村大學生村官,為改變山區落後面貌,2013年8月他們利用虎頭山南坡山地建起了種羊繁殖場,引進優良品種在喂養、防疫、消毒等方面進行“綠色”養殖。在他們帶動下村裏有100多戶村民發展養羊,實現脫貧致富。
  •   2016年6月9日,江西宜春,方月萍通過網絡喊來了無人機服務,為農村合作社農戶噴灑農藥。 視覺中國
      35歲碩士學歷的方月萍,2011年放棄上海戶口和高收入成為江西奉新的一名村幹部,決心要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投身農村經濟建設。她與丈夫一起憑藉當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支持的10萬元貸款,召集部分村民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如今,方月萍不僅帶領當地百姓種上了市場熱銷的優質水稻,還計劃帶領當地村民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她説,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有著鄉親們的支持,再苦再累也不會覺得孤單。
  •   2014年7月7日,江蘇連雲港黃窩村,趙帥手中的這條鱸魚已經長到了400克,秋天就能上市。 視覺中國
      黃窩村是一個典型的小漁村,全村共196戶,647人,主要經濟來源為條斑紫菜插桿養殖。2012年,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趙帥來到連雲港市高公島黃窩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傾心為民謀事,帶動村民致富,駐村工作讓趙帥得到了快速成長。他先後成立了“連雲港宏祥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連雲港帥森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7位村民、3名大學生村官開展“深水抗風浪網箱養魚項目”、“淺海域刺參沉式網箱養殖項目”、“海洋修復項目--江蘺養殖”等;獨自開辦連雲區首家“江蘇省農村科技服務超市連雲分店”。趙帥成為了百姓心中名副其實的海洋專家,也實現了自己創業海洋的夢想。
  •   2014年9月24日,河北邢臺,“孝道書記”付宏偉和94歲的胡小金和92歲的陳貞榮老人在一起。 視覺中國
      2010年底,在歷經了父親的一場重病後,大學生村官付宏偉懷著“百善孝為先、盡孝不能等”的信念,放棄了在省會城市石家莊年薪百萬的舒適生活,回到家鄉邢臺威縣孫家寨村擔任副支書,身體力行地傳播和弘揚中華孝道美德。他出資建起了“免費澡堂”、“孝道菜園”,還開辦“免費午餐”、“孝道夏令營”,給全村老人當孝子,使孫家寨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孝道村”。付宏偉的大孝之舉,孫家寨的孝道村建設,不僅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積極實踐,更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創舉。
  •   2014年7月2日,北京密雲不老屯鎮學藝廠村,村官孟炳淋在辦公室外打電話聯絡村裏的養蜂人,孟炳淋準備去他家收一次蜂蜜。 視覺中國
      學油畫的“文藝青年”孟炳淋畢業後選擇紮根大山,成了密雲縣學藝廠村一名大學生村官。走家串戶中孟炳淋了解到,村裏的山貨不少,板栗、核桃、蜂蜜、柴雞蛋等,全部是綠色純天然,但銷路單一、賣價低廉。到任一個月後,他借債在網上開了一家特色山貨店,同時拓展線下銷售渠道。不到一年,他已幫助村民外銷了超過6萬元的山貨,售價高於市場價格20%左右。
      “我憧憬著,將來能擴充村裏農産品的種植養殖規模,那時農民的收入肯定會大幅增加。我相信,大山裏的這些“寶貝”一定會有更好的未來。”孟炳淋説。
  •   2016年5月23日,貴州貴陽,放棄讀博當“村官”的劉澤林(右二)在雲頭村協調移民安置。 視覺中國
      “到基層工作、歷練,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嘛!”劉澤林説。2015年,他放棄了去武漢讀博士的機會,回到安順市平壩區羊昌鄉雲頭山駐村工作。他為雲頭村申請到多個“一事一議”項目,修防洪堤、全村各寨安裝路燈、通村串戶水泥路、助村民開網店,還爭取資金為村裏修建完善了廣場舞場地。同時,他還幫4戶村民搞藕田養魚,到今年,村裏的藕田已達90余畝。劉澤林對工作充滿熱情,在認識的人眼中他“充滿了正能量”。
  •   2015年4月28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楊寧通過網絡了解市場動態。 視覺中國
      2010年,廣西大學畢業的楊寧回到家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安心紮根在大苗山。她把帶領鄉親致富當成已任。當地的八角、黃梔子等土特産被收購商壓價滯銷,她及時建立電商平臺,打通銷售新渠道,使積壓的土特産成為暢銷貨。當地毛竹資源豐富,但銷售環節過多,群眾收入低。她遠赴外地考察,最後將竹子初加工後銷往廣東、海南等地,使群眾年增收10多萬元。為帶領鄉親從土中掘金,他&&承包旱地種植高山反季節蔬菜,帶動當地群眾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嘗試種植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她説:“帶領鄉親創業致富,是我最大的快樂,我願一輩子紮根農村。”
  •   2015年4月14日,安徽合肥,“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這句話激勵了90後大學生村官孔維玲帶領村民改變傳統農業方式,依靠當地資源種樹致富。 視覺中國
      2013年9月,23歲的孔維玲通過選聘考試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到肥西縣柿樹崗鄉雙龍社區就任後,她立即全身心投入到社區立面整治、溝渠硬化、入戶道修建、休閒廣場修建、和諧社區創建、網格化管理等工作之中。由於當地村民大多外出務工、土地閒置情況嚴重,為了盤活土地、增加群眾收入,她結合肥西縣“花木之鄉”豐富的苗木資源和産業優勢,成立了專業公司進行苗木種植。在她的帶動下,當地10多戶村民開始苗木種植,發展苗木種植面積近百畝。
  •   2016年5月26日,山西長治,每完成一件作品,劉清河都會拍照給顧客發過去,直到其滿意為止。 視覺中國
      大學畢業後,劉清河懷揣著做實事、乾大事的夢想來到長治市沁縣楊安鄉南溝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從城市到農村,從校園到田間,從學生到莊稼人,劉清河起初不知道自己能幹點什麼。在村裏走訪中,他發現村民手工活做得非常好,從小喜歡戲曲的他,突然萌生了把創業、夢想和愛好三者結合起來的想法。在鄉政府的支持下,他建立了盔飾生産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整理完成了中華戲曲盔飾樣片211套,設計製作改良盔飾96套,複製還原已失傳盔飾23套,改革盔飾製作工藝5項,創新盔飾製作工藝2項,成為國內盔飾界最年輕、最精良的一支團隊,走出了一條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創新創業路。
  •   2013年5月27日,江西東鄉,大學生村官梁志強(左三)利用自己的百畝苗圃創業基地帶領其他大學生村官和村民同創業。 視覺中國
      “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村還是窮。農村要富起來,這就是我考村官的理由。”2012年,梁志強放棄沿海城市公務員身份回鄉考村官,就任嵇坊村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在梁志強看來,農村美景如畫,如果能因地制宜開發好這一資源,不僅能留住鄉愁,還可以成為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新動力。
      2013年,梁志強帶領全鄉7個村官成立大學生村官創業百畝苗圃示範基地,進行花卉苗木種植及銷售,當年凈賺40萬元,這在村裏炸開了鍋。在他的示範帶領和幫助下,短短兩三年間,嵇坊村這個2011年還在全鄉年度綜合目標考評中倒數第一的小村莊,成了小有名氣的“花果山”。
  •   2013年3月26日,安徽淮北,大學生村官老師李曉朦辦“春草少兒之家”免費為孩子輔導學業。 視覺中國
      李曉朦畢業于馬鞍山師範英語專業,是高岳街道徐暨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2013年3月,李曉朦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村裏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無人輔導孩子的學業。於是她萌發了辦一個“少兒之家”想法,得到了村黨總支一班人和徐暨村小學校長的大力支持。
      在村幹部的幫助下,李曉朦找黑板、買粉筆、搬桌椅,把村部會議室佈置成簡易的教室。“春草少兒之家”順利開課,首批近50名學生前來學習,大受歡迎。輔導班“火”了,前來報名的孩子絡繹不絕,學生從徐暨村小學,逐漸擴大到鄰近的東山路小學和910廠小學。學生的信賴,家長的歡迎,使李曉朦感到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她更加知道小村官也能鑄就夢想大舞臺。
  •   2016年7月21日,江蘇連雲港,高新區花果山街道大學生村官正在交流“雲霧茶”管理經驗。 視覺中國
      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大學生村官充分依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雲霧茶”的社會特色農業品牌優勢和互聯網平臺,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成立首個“大學生村官千畝創業茶園”。他們還根據市場需求,對茶葉的産品進行加工轉型,變以往生産雲霧綠茶為當今的雲霧紅茶,且在市場暢銷,其價格較過去提高數倍。
  •   2015年4月14日,安徽滁州,大學生村官袁正飛在給新飼養的雛雞喂食。 視覺中國
      2012年,袁正飛從南昌大學畢業。這一年,他放棄了某上市公司的高薪工作,懷揣著帶領家鄉的人民創業走上致富之路的夢想,回到南譙區烏衣鎮雙廟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上任兩個月後,袁正飛便對發達地方進行養殖學習考察,最終選擇了與本村村情相適應的“魚、土雞混合立體養殖”計劃。他找到當地養殖能手郭夕兆合作籌資近百萬元,創辦了“正飛家庭農場”,從事養雞、養魚業立體式發展,年均收入在20余萬元以上,同時帶動周邊20戶村民共同從事養殖業致富。
  •   2015年11月10日,江蘇南通,顧月月(左)、周冬梅(右)在庫房為批發客戶理貨。 視覺中國
      通州區川姜鎮是首批19個中國“淘寶鎮”之一,兩位女大學生村官周冬梅、顧月月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感召下,響應號召&&創業,為電商、微商提供四件套、被芯、枕芯、針織毯等家紡産品,她們採取直接拿布、選花型、找代加工的方式,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開辦之初推出的幾個“爆款”産品一炮打響,現在她們已經有了2000多個微商、電商客戶,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客戶關係,在她們的帶動下,川姜鎮(南通家紡城)展示中心新增同類供應商上百家。對於未來,她們充滿信心。
  •   2014年12月29日,安徽省蚌埠,1991年出生的孫超在仲興鄉仲興居委會擔任村團委書記和村支部副書記。 視覺中國
      在紮根鄉村的日子裏,孫超和其他村的五位大學生村官一起創建了“微服仲興”新媒體為民服務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賬號,開通了聯絡村裏年輕人的新渠道,向他們傳播黨和政府關於三農的新政策,幫助返鄉青年創業。除了村裏的日常工作外,他還經常和夥伴們一起到敬老院、小學開展幫扶活動。
      龜兔賽跑,水滴石穿,也許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們不能在短期內讓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沒有人願意做碌碌無為、毫無色彩的建設者;朝著對的方向、採用對的方法,滿懷熱情、不懈去做,夢想終有一天會照進現實。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