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7
夢在北京
  •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裡人文薈萃、經濟繁榮、文化多元、社會包容......資源的積聚使得這座城市充滿了誘惑力,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抱著不同的目的,通過不同的路徑,付出不同的代價匯聚於此。他們在這座陌生的都市中掙扎、沉浮,努力把握住每一次機遇,夢想著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   2015年5月7日,北京,深夜的EICU病房,董思鑫正在填寫危重病人護理計劃單。 余紅春/視覺中國
      5年前,董思鑫作為實習生從大連大學來到北京,實習結束後被留在空軍總醫院急診部,從此開始了“男護士”的職業生涯。如今,他們這一屆的男生裏,留在北京的只剩董思鑫還在堅持。隨著對護士這個職業的了解,他越發感覺到這個職業的偉大,通過努力,挽救別人的生命是他最大的心願。董思鑫堅信,只要堅持,明天會更好。
  •   2016年4月26日,北京,喬涵每次出門前都會化個淡粧,不僅為了好看,也讓自己能夠以最佳的面貌去面對客戶和房東,給他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視覺中國
      喬涵來自內蒙古赤峰。大學畢業後北漂的她,第一份工作是在某著名酒店做行政,但是她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北漂夢,毅然選擇跳槽到某租房公司成為一名經紀人。沒有休息日、整天奔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辛苦的工作終於給喬涵換來了不菲的收入。“腳踏實地工作與薪酬的回報是成正比的,先努力了才有資格談尊嚴。這份工作不僅讓別人住好了,也讓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北京養活了自己,我挺驕傲的。”喬涵説
  •   2015年8月1日,宋啟瑜脫口秀演出的售票情況並不樂觀。 視覺中國
      為圓兒時的夢想——成為一名演員,宋啟瑜放棄自己上海自行車行生意來到北京。宋啟瑜的生活,永遠在寫段子和準備寫段子間相互切換,儘管作為脫口秀演員的他口齒不清,收入微薄,但他依舊堅持演出,並組織了脫口秀工作坊向年輕人推薦脫口秀。在推廣脫口秀的道路上,他雖步履蹣跚,但走得堅定執著,他的眼中有路,心中有夢。
  •   2014年4月23日,北京,地上的畫,有裴俊飛的,也有學生的,學生一年年更替,而裴俊飛始終在這裡,他在這幫助更多的學生考上理想的學校,完成他們的夢想。視覺中國
      裴俊飛來自山東菏澤農村,為了學習美術,他考辦畫室賺取學費和生活費,一共參加了5次藝考,終於如願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如今,他已經在京城擁有了一家幾千平米的畫室,他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藝考生實現理想。
  •   2016年7月,北京,高慧慧邊調酒邊接受採訪。 視覺中國
      高慧慧老家在東北,身為中澳混血的她擁有一張網絡時代最流行的錐子臉。13歲,她就設計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成為明星美女調酒師,賺好多錢,成就一番事業。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違背父母希望她學習的文秘專業的意願,高中輟學去奶茶店打工,攢錢去上調酒學校。如今的高慧慧,在調酒圈小有名氣,還是一檔觀眾破億的網綜節目的常駐嘉賓。
  •   2015年4月3日,北京,廖傳忠在路邊賣唱,每天收入從幾十到上百不等。 視覺中國
      在江西開鏟車的廖傳忠不甘於平凡,先後五次來到北京追夢。他住在東四衚同裏的一個藝校裏,沒有系統學習過音樂的他格外珍惜學習的機會。他夢想著能成為一名歌手,能有自己的歌。為了這個目標,他還在努力。
  •   2016年12月2日,北京,柏謙下班後在公司門口給朋友發信息。 視覺中國
      柏謙來北京3年了,住在燕郊和家人一起湊錢買的房子裏,每天上班早出晚歸,在路上要花費5個小時。來北京之前,柏謙曾經在青島、大連、瀋陽待過,雖然這些城市消費相對低些,但她覺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今雖然辛苦,但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   2016年6月16日,北京,工作的間歇,王豐年偶爾會開門到戶外35攝氏度的高溫中“乘涼”,而4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是陶藝工作室的常態。 視覺中國
      來自山東的王豐年“北漂”有十多年了,憑著山東人骨子裏的堅忍和實誠,終於在北京玩出了名堂。在寸土寸金的南鑼鼓巷,他擁有自己的陶藝工作室和實體店。但王豐年並不滿足“這僅僅是一個開端,藝無止境,財也無止境,還得一步步地走一點點地拼。”
  •   2016年7月26日,北京,出租屋內的張薇。 視覺中國
      從事地産經紀人工作的張薇在豐台區石榴莊租房住,工資4000左右。因為北京發展空間大,又離河北老家近,她選擇來這裡奮鬥打拼。“一個人在北京不孤獨,這是對自己的考驗。”她説。
  •   張偉麗正在訓練。 視覺中國
      北漂女拳手張偉麗現在居住在俱樂部給租的房子裏,每天的訓練強度很大,訓練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到11點,下午3點到4點半,每週日休息一天。作為一名綜合格鬥運動員,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都是高風險的。張偉麗説自己掙得是“血汗錢”,“如果不是酷愛這個職業,可能沒人能堅持下來。”但她喜歡在北京用力活著的自己。
  •   2016年9月13日,北京,來自安徽巢湖的49歲木工賈慶林在北京打工17年了,每月收入不穩定。 視覺中國
      十幾年的在京打工生涯已經讓賈慶林熟悉了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6年前,兒子高中剛畢業,也隨自己一起出來打工,一家人三口終於可以在北京團聚。他希望能夠靠打工掙的這些錢幫兒子在老家娶個媳婦安家。
  •   2015年11月18日,北京,在私人畫室裏,老張擺好了站姿。私人畫室的老師有時畫著就忘了休息,老張就要一直站著,有時要連續站上兩個小時。這對於他的體力是個巨大的挑戰。 視覺中國
      2015年,想要成為“名模”的老張獨自一人毅然從西安來到北京追夢。在做模特之前,老張幹過二十多個行業,幹過保安,跑過銷售,但最終選擇了模特。他説這個職業最能讓他意識到自身的價值。
  •   2016年11月19日,北京,蔡德全將打鐵看作是創作,在他看來,手工作品相較于機器生産的産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擁有人工的痕跡,能夠呈現勞動的美感。 視覺中國
      蔡德全曾經是一名自由畫家。1993年,他買了一張硬座火車票,坐了3天兩夜的火車,懷揣著夢想從雲南來到北京。打鐵是蔡德全自學的。4年前,幫人修鐵門、做農用工具彎鉤,一件作品只賣2元,4年後,他以缽為原型進行創作,每天工作8小時,花費一個月製作的缽最多可以賣出5萬元。
  •   2016年7月18日,北京,石晶的大學專業是英語,已經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做房屋經紀人的工作,石晶卻並不覺得委屈。 視覺中國
      從小嚮往北京的石晶畢業後,隻身一人選擇“北漂”。“年輕的時候不出去闖闖,以後就再沒機會了。”石晶看好房屋銷售這個工作,覺得有發展潛力,她認為有一個奮鬥的理由,便不算“漂泊”!
  •   2015年3月26日,北京,孟彥衛的所有塗鴉作品都是原創。他會根據客戶的要求,提前設計圖案,同時和客戶溝通,不斷修改,直到他們滿意。 視覺中國
      原本是服裝設計師的孟彥衛並不甘心一成不變的生活,選擇北漂成為一名職業塗鴉創作者。自由創業的生活是隨性而又波折的,塗鴉所能帶來的經濟收益也並不理想,但孟彥衛享受這種自由又隨性的感覺。“以前從來不敢想塗鴉能養活自己,還能成為事業。我喜歡現在的生活,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簡單、隨意。”孟彥衛説。
  •   2015年6月13日,北京,自幼喜愛鑽研數學的曾凡成,三十年如一日。視覺中國
      曾凡成只有小學文化,卻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致力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為了夢想,曾凡成棄家進京,為的是讓相關專家看到他的論文,以求校正錯謬。如今,曾凡成已離家多年。一天只吃兩餐,久在北京南站停車場留宿的他,身無分文,只得以乞討為生,而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在其有生之年,能親眼看著自己的成果被認可。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