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東亂局凸顯秩序重要性

2013年08月20日 16:27

中東政治轉型亂象紛呈

中東政治轉型亂象紛呈

近來,中東政治轉型亂象紛呈。最早爆發革命的突尼斯,因反對派領導人布拉米被謀殺引發民眾騷亂。反對派要求解散“復興運動黨”領導的聯合政府。8月6日,制憲會議也宣佈“罷工”。在埃及,自7月初穆爾西政府被軍方趕下臺後,國內政治對抗持續升級,而軍方的武力清場更是引發大規模流血衝突。在利比亞,近期接連出現政治活動家被暗殺、大規模越獄和汽車炸彈襲擊事件,抗議民眾要求解散國民議會及臨時政府……中東轉型國家相繼陷入政治動蕩,乃至發生軍事政變,意味著當初“凱歌行進”的中東政治轉型正日趨淪為鬧劇。

轉型國家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兩難處境,主要是未能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中東劇變前,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只有集中,沒有民主”,終身總統、子承父業、政壇一言堂現象比比皆是,由此導致這些國家“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最終,突尼斯小販自焚,在整個阿拉伯世界引發星火燎原般的大規模造反。然而,中東劇變後,這些國家又走向另一個極端,“只講民主不講集中”,導致其由“超穩定結構”變為亂象叢生:一方面,分權競爭導致黨派林立,各階層均按照自己熟悉的認同方式組黨參政,最終形成宗教與世俗勢力對立的“政治極化”現象;另一方面,民眾政治參與跑到政治制度化前面,隨時隨地通過街頭抗議等方式表達政治訴求,由此導致“社會碎片化”,陷入亨廷頓所説的“普力奪社會”。

目前,這些國家無論朝野,均缺乏遵守“遊戲規則”意識,勝利者往往獨斷專行,甚至暗殺反對派領導人;敗選者則不肯願賭服輸,屢屢謀求權力重組和政治洗牌;普羅大眾更是缺乏耐性,只要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便很快重新走上街頭。所有這些,使整個國家日益陷入無政府狀態和惡性循環。長遠看,如果這種狀況不扭轉,這些國家前景將更加糟糕。但中東轉型國家究竟應該向何處去,恐怕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中東轉型進程正被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無助感籠罩。

歷史是昭示中東轉型前景的一面鏡子。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後,政權先後被小資産階級的吉倫特派、雅各布賓派、熱月黨人掌控,直到l799年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建立起軍人獨裁政府,才使這一過程基本塵埃落定。l917年俄國革命時,也先是爆發資産階級性質的“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權,半年多後又爆發“十月革命”,建立起無産階級專政。2011年啟動的中東政治轉型仍處在“未完成狀態”,發展歷程曲折迂迴,但最終必然向“恢復秩序”方向演進。

中東轉型的亂象從反面證明,秩序是個好東西。尤其在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往往同時面臨工業化、壯大中産階級、國族整合等難題。在國家尚未真正解決民生、完成國族建構情況下,建立強政府、強調集體紀律和辛勤工作才是諸善之源。當前中東轉型亂局也用事實説明,為實現國富民強目標,國家最需要的不是無休止的抗議和爭吵,而是井然有序的政治秩序。

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軍隊在政治轉型中的作用更加搶眼。在中東國家,軍隊差不多是組織化程度最高、階級屬性最模糊的集團,很適合擔當政治仲裁者和幕後操縱者角色。尤其在弱勢民主和政治動蕩加劇的情況下,越來越的民眾主動呼籲軍人走出軍營。7月4日埃及軍方推翻穆爾西統治,就被多數民眾視為“人民革命”而不是“軍事政變”。《華盛頓郵報》7月27日評論説,埃及並沒有向民主方向前進,而是用吹捧前獨裁者的方式吹捧一名新的軍事領導人。這表明,中東強調政治秩序和強人政治的“否定之否定”過程已然啟動。正像當年法國大革命最後靠拿破侖收拾殘局一樣,當前中東轉型國家最終很可能也得靠軍人集團恢復秩序。

田文林
Tian Wenlin
田文林,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東政治、民族宗教及當代國際問題。曾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現代國際關係》、《西亞非洲》、《世界民族》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文章50余篇。
微博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