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20分):在王久良的照片中,我們看到垃圾場裏各類垃圾雜亂的堆積在一起。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北京就開始倡導垃圾分類。“分了類的垃圾就是資源”,一句話點出了垃圾分類的巨大效益。但如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到位的管理,要堅持下來可不容易。
大乘巷社區和建功南裏社區是北京最早實行垃圾分類的兩個小區。在建功南裏社區,由於小區門口的廚余垃圾處理機在2008年底出了故障,一直沒人維修,垃圾只能運出小區處理。就是説,居民分了,環衛部門集中清運時又將垃圾混到了一起,分類變得毫無意義,久而久之,居民積極性也就不高了。
而在大乘巷社區,因為管理到位,居民能看得見自己給垃圾分類的成果,八成以上的居民一直在堅持分類。張奶奶一家對垃圾分類已經形成了習慣。記者看到每個屋裏都有垃圾桶,而垃圾桶的分工也各不相同。
分門別類的垃圾再被分別投放到分類垃圾桶內,最後由環衛部門分別運送。今年4月,北京將垃圾分類試點小區推廣至600多個。為了鼓勵分類,從7月1日起,北京還將大幅調高混合垃圾處理的費用,但分類過的垃圾處理費仍維持不變。
責編:劉岩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