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浩睿

舊去新來,勇敢地直面和回顧曾經發生過的那些“不美好”也是讓我們自己和這個社會成長的一種方式。

如今,工業化、資本化、信息化的社會圖景正在鋪展開來,政府和政策如同空氣一樣充斥在每個人的周圍。在同權力打交道的過程中,對於法治的期盼、對於平等的訴求和對於廉潔的渴望逐漸成了人們的共識。在深化改革的呼聲中,深知我們當前的問題是規劃進一步改革的基礎。

“秩序”和“法治”並不能完全劃作等號,然而正是因為混淆了這兩個概念,許多地方政府以飲鴆止渴的方式自行解讀起了“法治”,他們追求維穩卻歧路亡羊,自建起“秩序”的同時破壞了法律。正是這種對秩序的隨意塑造,才會出現“黑保安”截訪後對上訪者瘋狂施暴的可悲現象。

“黑保安”並非特權階層,他們在未受雇于“權力”之前同樣是亟亟然追求認同,尋找生活尊嚴的普通人,這一點上,他們與上訪者並無二致,但在“為政府辦事兒”這一虛幻的自豪感驅使下,人性發生了異化;在“賺大錢”這一慾望的操控下,他們的行為暴戾得無以復加。如果説他們是虎兕出於柙,究竟又是誰之過呢?

好在,法律的天平自有衡量。讓所有的違法行為都能夠得到審判,這也是我們法治建設的唯一準則和最高理想。

法制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底線秩序,對於人們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而言,渴望秩序內的公平,渴望付出總有回報,幾乎是一種天性。然而,現實的社會中,往往公平還沒行至眼前,身上就被挂滿了各式各樣的砝碼。於是深陷複雜博弈中的人們為之沉浮,長袖善舞者和積極尋租者一拍即合,行政力幻化成了阻力和推力,撥弄其間。

在這樣的環境下,權力天平的傾斜損害的絕不止是每個被撥弄的個體命運,同樣也包括肆無忌憚地揮舞權力大棒的人們。

在一些地方,圈子性腐敗成了我們不願承認的現實。想要“從根源上斷絕腐敗”就要摸準腐敗的根源,是什麼造就了一個個的官場過客?政府需要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且能夠在知道答案的背後,政府能夠做什麼。後2012時代的反腐需要政府給出切實有效的組合拳。

毫無疑問,人民對腐敗的厭惡、對政界的監督、對廉潔的追求壓不倒任何一個黨和任何一個國家,但正如十八大報告中擲地有聲的警示“腐敗問題解決不好,會亡黨亡國”。我們希望看到,權力天平下,法治、平等、廉潔能夠如同2013年的陽光一樣,溫暖地照在我們的胸膛。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 追究責任

編輯:黃田園 關鍵詞:權力

參與評論

登錄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1
關鍵字公平

學之惑:

你和我不一樣

留在城市:打工子弟的魂牽夢縈

“城裏人”和“鄉下人”之間多出了難以逾越的門檻,被隔絕門外的,是懷揣著七彩夢想的孩子們。

2
關鍵字理性

學之思:

你我從未平等

守望公平:兩個大學畢業生的命運岔路

在“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背後,是城鄉壁壘依舊堅實、起點公平仍然欠缺的尷尬現實。

3
關鍵字開放

工之夢:

葉未落根已無

都市候鳥:27歲農民工的10年城居回憶

留下還是離開,自上世紀90年代出現民工潮之後,一直是縈繞在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心頭的疑問。

1
關鍵字法治

倀之殤:

為作惡者服務

截訪“黑保安隊長”的雙面人生

一個“好人”為何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惡鬼”,一個看不得打老人的老實人又怎會對上訪者拳打腳踢?

2
關鍵字平等

商之困:

逃不開的撥弄

散財人生:溫州富商的一咏三嘆

金錢難以收買節制的權力,無法抑制自身衝動的權力卻能夠肆無忌憚地攫取財富。

3
關鍵字廉潔

官之厄:

仕途原多歧路

一念之間:從官員到囚徒的角色轉換

從家境貧寒的農家子弟,到縣交警大隊副教導員,李強(化名)試圖秉承不貪不佔的基本底線,卻在領導心中留下了“不開竅”的印象。

1
關鍵字規範

貧之盼:

飛來橫財非福

黃粱一夢:拆遷戶暴富返貧之後

恰恰是那些對於攫取財富等同於本能的人們,在財富面前表現得更加坦然。

2
關鍵字保護

民之哀:

賣魚易賺錢難

飲食男女:八零後賣魚人的家庭夢想

平凡人的財富生活,其實就是平平淡淡、養家糊口,説不出太大的道理,談不上巨大的變化,卻與自己和家人息息相關。

3
關鍵字改革

富之憾:

我想要得更多

有魚盛宴:“屌絲”老闆的財富之惑

他們的人生期待,已脫離了生存的壓力。他們或許不能代表進步和高尚,但卻一定代表著未來。

1
關鍵字溝通

嫗之跪:

末路下的出路

跪訪被拘:旬陽失地農婦的生計問題

失地、上訪、被拘,在當下中國維穩壓力之下,這一基層矛盾的處理模式甚為普遍。

2
關鍵字民主

道之辯:

守護説話權利

現實理想:英雄山下持續廿三年的辯論

無論我們做出怎樣的價值判斷,提出希望並平等地探討這些似遠實近的命題,本身就是社會的進步。

3
關鍵字人性

父之爭:

我必須負責任

為了孩子,鄧吉元的抗爭

而今喧囂散去,你還記得鄧吉元身為父親、丈夫、兒子為每個人保有生與死的尊嚴而進行的抗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