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一來,我對街邊小吃店都是不屑一顧的,一怕不乾淨,二是不好吃,三是環境不講究。到南京工作後,單位沒有食堂,通勤時間長沒時間做飯,我便成了巷子小吃店裏的常客,早晚餐基本都在外面解決,久而久之也算習慣了那種熱騰騰的煙火氣。
“胖得窩心”的面館
這家面館的招牌已經暗淡,看得出是頗有人氣的“老店”。店員六七人,都是親戚,還有兩個胖乎乎的孩子常來打下手。每次用餐高峰過後,他們一起圍著吃飯的場景,讓我這個城漂很是羨慕。
“皮肚面”是面館的主打産品,我喜歡喝湯,所以常去。面來了,驚艷我的不是面的味道,而是面碗——大得可以洗臉,勁道的麵條裏和著皮肚、肉絲、雞蛋、青菜、榨菜、木耳、番茄,分量十足。天冷了來一碗,呲溜溜的湯水讓人從嘴裏暖到心裏。
六一那天,我在店裏點了份酸辣土豆絲蓋飯。當時已近晚上9點,店裏有兩三個食客。廚師看到我盤子裏只剩下米飯,低頭問:“是不是菜不夠?給你加些小菜吧?”我聽後一笑:“謝謝,不用了”。其實我只是怕長胖。不過這份來自陌生人的善意,是我收到的最好的六一禮物了。
最勤奮的蛋糕店
北京的社區小店,營業到十一二點很正常,在南京就不同了,大多數小吃店9點多就關門了,這家蛋糕店卻亮燈到11點左右。店主是一對年輕夫妻,男主人打理生意,女主人偶爾抱著孩子幫忙。店裏除了陳列櫃、烘烤機、操作臺、糕餅原料,幾乎沒有剩餘的空間。
每次晚歸時,總能看到店前停放著一輛嬰兒推車,男主人坐在櫃臺後,靜靜地盯著電腦。陳列櫃裏的糕餅數量似乎一點沒變。也難怪,方圓一公里內就有5家西餅店,競爭激烈不説,他家也沒有特別亮眼的産品。2015年春節過後,店門緊閉遲遲不開業,我以為夫妻倆把店面轉讓了。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店面已經翻新,並亮起了嶄新的招牌。然而,日復一日,生意仍無起色。
十月以來,情況終於好轉。不管多晚下班,我總能看見這家店前排著長隊。原來,他們家新出了“爆款”,並玩起了“饑餓營銷”。店前挂著這樣的宣傳語:“手撕麵包,六元一個,十元二個,每人限購2個。”抱著好奇的態度,我也買了一次,發現他們的烤盤每次只能裝10個手撕麵包,每輪烘烤大約需要20分鐘,大媽大爺圖便宜大都一次買2個,每輪最多能賣給6個顧客。供貨量有限,加上靠近小區和大學,生意好也就順理成章了。
從去年到今年,看著他們的臉上漸漸露出喜色,我的心裏也美滋滋的:那個寶寶的奶粉錢應該有著落啦!
白霧裊裊的餛飩店
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點,噴簿而出的白霧讓這家店特別顯眼。因為店小,餛飩鍋被安置在門口。如果帶著眼鏡,一進店立刻變成“白瞎子”。儘管如此,這條街今年新開的小店裏,它是比較紅火的。店裏的餛飩個兒大餡足,味道不錯,價格也公道。
店裏只有兩個人,店主二十多歲,一張滿是雀斑的臉上,綴著兩朵“高原紅”,像個鄉村出來的賢惠媳婦。幫工是一個跛腳的老婦。客人來了,店主招待、收賬,老婦則在一旁包餛飩。看著手工製作的場面,食客吃得還算安心。我常吃的是薺菜鮮肉餡兒,有一次在菜單上看到“皮蛋鮮肉餛飩”時,不禁感嘆南方人民對皮蛋的熱情。
有兩次匆匆吃完後,走出店門我才發現自己忘了付錢。回頭解釋時,店主只是憨憨地笑,像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裏面的魏敏芝。
這三家店相互挨著,每天上下班路過時,我都會瞅一眼,有種説不出來的親切。他們讓我想起兩個字: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