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秋國慶8天長假,正是享受電影大餐的好時機。據了解,今年國慶檔上映的大小影片總數超過20部,數量遠遠超過往年同期,為歷年來的最高,堪稱史上最擁擠國慶檔。而多部好萊塢大片獲准進入,使得這個國慶檔期票房廝殺變得異常慘烈。哪部電影會讓你有掏銀子的衝動?你怎麼評價新上映的國産片?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中國電影市場,國産片如何突圍?[詳細]
電影要用民族文化來征服觀眾。然而如今的國産片過多考量商業元素,而忽略文化內核以及感情純度,沒有深刻的人性、震撼人心的情感來征服觀眾,如何能吸引觀眾?
國慶檔,中外電影大混戰!
大部分電影在攢局,堆砌幾個有的甚至連話都説不清楚所謂的大牌明星,明星就拿走了大部分投資,電影還怎麼拍?或是跟風創作、題材雷同,或是壟斷某一創作題材,或是創作資源枯竭、炒冷飯。中國電影缺乏精品,高投入並沒有換回觀眾喜歡的好作品。
國外電影節對中國電影的禮遇都非同一般!所以國內更應該支持國産電影,並且我認為合理的指出不足得以進步,也是一種支持的方式!
電影是一種信仰、一種精神,娛樂至死是對電影的褻瀆。好萊塢大片在中國長驅直入,它帶走的是票房收入,帶來的卻是美國精神。好萊塢電影的高明之處在於,故事好看、製作精良、價值觀明確。而一些國産大片,只會忽悠。光鮮其表、敗絮其裏,根本沒有故事,價值觀迷糊,更不用説精神了。
進口大片的圍攻對國産電影的衝擊是很大的,但“大敵”當前,國産電影還在自我做夢的階段。國産片最大的敵人是爛片,是這些爛片讓進影院的觀眾銳減。其實觀眾對國産片是充滿善意和包容的,但許多電影因為標準越來越低,缺乏情感,好萊塢大片的衝擊只是外部的。而國産片欲走出困境,拍出好片,“情感”是贏得市場的關鍵元素。
如果我們的電影市場每年只靠一些大導演拍的大片來支撐,那麼,除了滿足少數人的觀影需求和投資方、製作方的創收慾望,又能給大眾帶來什麼呢?事實上,中小城市、農村才是中國電影的最大市場。電影走平價路線和二三線城市路線,不僅能讓更多的觀眾經常進入電影院,看得起電影,還能促進電影市場繁榮,帶動更多優秀國産影片的生産,豈不一舉多得?
國內電影在市場上尚難抗衡進口大片,適當運用一些保護措施,讓國産電影多一些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合理、應該的。這樣也能減少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強勢輸出,保護民族文化。 [詳細]
國産片要想重生,真正贏得市場和觀眾,立於不敗之地,不能僅靠保護措施,還應勇於和進口大片競爭,要讓觀眾主動選擇觀看,以淘汰國産“爛片”,推動國産精品電影快速成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