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網上近日有消息稱,四川廣元市利州區龍潭鄉要求女大學生村官須統一穿旗袍迎接領導幹部。對此,龍潭鄉相關負責人稱,實為選拔一批年輕人作為講解員(大多為大學生村官),負責介紹鄉村旅游發展情況。負責人稱,當地官員準備讓講解員統一着裝,但尚未確定服裝款式。[詳細]
其實這樣未嘗不好,這也是一種文化的保護髮揚。為什麼你們覺得穿旗袍就受侮辱了呢?而那些韓風日係就高人一等了?我覺得此法可推,更何況旗袍那麼漂亮。
大學生村官首要任務是將自己在大學裏所學的東西,在農村裏進行有效的“所用”,而非是因為年輕貌美,去定制什麼旗袍穿在身上迎賓,拿她們作“面子工程”的宣傳品,從而搏得當地領導的一笑——這已經違背了當初選她們為村官的初衷了。
女大學生村官被要求穿旗袍,合適嗎?
穿旗袍並無不妥,甚至還很可能成為當地農業園區建設和鄉村旅游工作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部分輿論顯然想歪了,理解和判斷有失偏頗。旗袍不是洪水猛獸,即便由女大學生村官擔任的講解員的着裝最終定型為旗袍,也是非常正常的,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不該上綱上線。
女大學生村官“我的穿衣我做主”,政府也沒有為女大學生村官做旗袍的義務。鄉政府為女大學生村官做旗袍,只是權力的“自作多情”。釋放出的女大學生“被旗袍”信息,明顯是試探民意態度。如果民眾"忽略不計",該鄉就會讓“被旗袍”大膽往前走;如果民意激烈反彈,該鄉就會“小心行事”。
購置服裝的經費從何而來?若是動用財政,則是浪費公款;若是由女大學生自掏腰包,則加重基層工作者的經濟負擔。在某些人的眼中,所謂的“村官”,難道只是公務員的跳板?要想成為公務員,就要穿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