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幾年來,許多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逐漸成了中國大陸親友購買奶粉的重要源頭。華人整箱整箱的買奶粉,甚至瞬間掃空超市貨架,為此,Target、Walmart等大賣場不得不推出5至12盒的限購令。Target雖明文規定奶粉限購5盒,但並沒真要客人須憑ID購買。 [詳細]
我們做媽媽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不是富二代,但是現在都選擇進口奶粉。因為比中國奶粉便宜而且至少不會有三聚氰胺。有錢買國産奶粉的人都是買得起進口奶粉的。其實根本之道,還得靠加強食品安全,中國民族品牌立住腳。
華人橫掃奶粉專櫃,
美國賣場也開始限購了
需求由市場決定,對於“代購”灰色通關,嚴堵不如疏導。市場公平性原則不允許“螞蟻搬家”模式長期存在,改變也許還是得依靠市場化平臺,集中申報,簡化進口手續等。
哪有“洋奶粉”,哪就有中國消費者的身影。以至於,港澳以及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出現“奶粉荒”,一上架就被中國消費者秒殺、清空。這些國家和地區不得不像中國限購房子一樣,出臺限購措施,但仍然不管用。從根本上講,要避免奶粉“限購”這種尷尬還是要提高國內乳業品質,重塑消費者對國産奶粉的信心。
正是由於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一些消費者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會遠隔重洋購買“洋奶粉”……面對如此情形,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當應感到羞愧。既然拿著納稅人的血汗錢,就應當腳踏實地履行地肩負的神聖使命,如果一系列的監管體系能夠忠於職守、嚴格把關,又怎會讓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呢?
海外代購洋奶粉確實有很強大的需求基礎,但仍有“消費風險”。不少賣家對於貨品出問題後的解決途徑都語焉不詳,大多回應“絕對正品,有外國超市的發票,貨源絕對是可靠。對品質有懷疑的,可以另擇他店”。如此一來,海外代購奶粉的品質基本只是“精神保證”,沒有特別有效的維權措施。
洋奶粉,在國內市場上價格普遍貴,在網店上又擔心貨品來源渠道不正規,如果出了質量問題,根本沒有地方可以維權。因此還是會選擇國內比較信得過的品牌奶粉,中國孩子還是喝中國奶比較好。 [詳細]
國內奶粉質量接連被曝光,因此仍有顧慮,而且通過代購或托國外的親戚朋友能買到國外的品牌奶粉,價格上也比國內商場便宜,因此考慮到孩子的健康,還是願意多費些週折,多花點錢購買洋奶粉。 [詳細]
不管是從醫學上還是從孩子的營養上,堅持用母乳喂養是最好的。考慮到每個孩子不同的體制,也可以選擇其他奶製品,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