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醫療、養老、對弱勢群體的照顧和保障,以及對退伍軍人的安置等等,都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醫療體系能否更加健全,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公平的“養老雙軌制”何時能廢除?養老金收不抵支,面臨縮水,該如何解決?……我們所關心的是社會保障如何惠及全社會。[互動入口 ]
回顧中國社保改革20多年的歷程,我曾經用“成就巨大、教訓深刻”八個字加以概括。首先應當承認,社保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如果沒有社保改革及這些制度安排所發揮出來的功能作用,國家的改革發展不可能這樣平穩、快速。近10年來國家發展的事實已經充分證明,社會保障不是經濟發展的負擔,而是最有效益的投資。
關於老齡化的問題以及所謂養老危機的問題,我的基本觀點是屬於樂觀派的。我認為老年人口所佔的比例提高這是一個必然趨勢,甚至説是一個好事。這種情況未必一定給人類的養老造成困局,也未必給年輕人造成難以承受的養老負擔。所以所謂的養老危機頂多有50%是符合情況的,這是有根據的,另外50%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是國家辦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為參保人在年老、生病時提供幫助,具有福利性,同時權利與義務對應。就養老保險講,現在參保繳費是為了老有所養,是對自己負責也是一種社會義務,現在不參保、繳費等於放棄自己的權利。就醫療保險來説,不參保醫療費用就要個人全部承擔。
福利制度和社保制度不是一件什麼小事,不是簡單地能有錢發養老金就行了這樣一個誰都可以支配的小事,而是一件大事。養老金模式一旦確定,幾十年是一個週期,其潛在的問題和潛伏的矛盾短期是看不見的,一旦模式選錯,又很難改回來。所以,模式的選擇、福利項目的設定、具體的改革措施等,都要慎之又慎。
中國的醫保制度應當不斷改善,制度已經建立,救助制度也已成型,但是制度還需要落實到位,現有制度可能還會與實踐不符,對基金還需監督透明,信息公開,醫院的配套制度也需要改革,醫藥價格虛高問題也需要改進。
老幹部不享受醫保基金,他們是公費醫療。即便改成醫保基金,也會有財政的預算,會按規定的繳費,不交費是不可能享受醫療保險的。
醫保當前來看不存在問題,隱憂是合理的,目前總體來看是有結余的,以後需加強管理,加強監督管理,建設合理支付制度。
醫療費用改革的總額控制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過度醫療,以前是項目付費,現在對一些病種進行定額,如果花多了,就屬於過度醫療。目的不是説不讓患者看病。過度醫療是存在的,但是目標和方向還是適度醫療,讓全體人民得到醫療保障,但是風險是需要共擔的,不需要過度買單,不存在讓人民過度埋單的行為。
古語有雲,養兒防老,但在如今這樣一個生活成本逐年攀高的社會,養兒防老這句話無形中已經被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現代社會,很多人是因為生活壓力大,為了生存,到外地去發展去闖蕩,無暇照顧父母。因此當代年輕人面對的,不僅僅是生活壓力,還有來自社會倫理層面的考量。在過去,養兒防老是沒有相關的制度保障,沒有公共保障措施,所以老觀念是養兒防老,在養老制度健全後,養兒防老的觀念是否也應該逐漸轉變?
老話兒沒錯,養兒防老,老傳統沒變。在今天,中國的多數老人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老人們享受的退休基金、醫療保險水平還跟不上日益上漲的生活成本。在社會公共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選擇私人或者商業服務,往往價格不菲,而在有的不發達地區,即使有錢,也找不到專業化、有公信力的專業老年人護理服務。這使得很多中國的父母,尤其是在老一輩人的經驗中,沒法很爽快地就對子女説:你們不用考慮以後照顧我。
養兒防老,不如參保,兒女也有難處。養兒防老,説來容易做來難,在過去,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社會養老保險長期以來難以實行,老百姓老有所養的問題,從根本上得不到解決,老百姓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生活無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是靠子女,就是靠自己。而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為了生計也很難顧及到家中老人,最好的養老保障不是靠子女,而是靠國家靠社會靠制度保障,靠國家養老保險,所以“養兒防老不如參保”,制度才是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