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中國聲音”能否更響亮?

中國該怎樣更好的參與國際事務?

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增長,使得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和期待越來越高。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大規模介入國際事務。你認為中國該怎樣更好的參與國際事務,體現大國風範?[互動入口 ]

  • 王逸舟: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到來之際,中國要以一種新的積極態度,發揮創造性思維,去更大規模地參與國際事務。
    1. 朱雀:中國應多參與對外援助,體現中國實力和全球責任感。
    • 指尖蝴蝶:面對金融危機的襲來,中國政府承擔起了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大國責任”,彰顯了大國形象。
      1. 小豆:中國要借助國際制度來參與全球治理,充分參與國際事務,體現大國風範。
      圍觀

      陳曉勤:    今年是上海聯合公報公報40週年,基辛格和布熱津斯基都是推動者,是尼克鬆開的頭,在卡特總統這裡結了果。

      思念知臨:    目前經濟是聯絡雙方的紐帶,已超越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中美雙方國家戰略的設定均掙脫不了這個紐帶。

      王嵎生:    現在該是兩國分別和共同總結經驗、展望和開闢美好未來的時候了:要讓兩國關係逐漸 “可持續地好起來”;而不是讓它“不至於壞下去”。

      曉岸:    中美雙方必須妥善處理涉及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以實際行動增進互信。美方已認識到管理好對華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利益攸關不容失敗,應深思什麼是制約管理産生效果的原因。

      絮中一滴情:    中美合作是必然的趨勢,雖然有很多的見解不一致,但是合作遠遠比對抗帶來的利益大。

      于_88:    中美走過了40歲的和平友好時期,是否能繼續下一個40年,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今年是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40週年,您怎麼看中美關係?

      爭鳴

      魯戈:中國外交就是要順勢而為

      在當前形勢下,中國幫助歐洲算“政治帳”,更算“經濟帳”;考慮投資收益,要考慮投資風險。歐洲問題的解決主要靠自己,同時也需要國際合作。歐洲最近表現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決心,歐洲債務危機似乎也出現趨穩跡象。中國外交就是要綜合各種因素,順勢而為,方顯英雄本色。一家之言,供交流參考!

      華黎明:美國給中國提出了難題

      美國學者Flynt Leveratte去年10月發表的論文説,“美國對伊朗的態度給中國提出了越來越多的難題。雙方在伊朗問題上可以妥協的空間已變得狹窄。美國不能無止境地要求別的國家做有損於他們自己利益的事,任何國家的國內政治和國際戰略需求都承擔不起這樣做的後果。”美國財長蓋特納需好好思量這話。

      楊銳:大熊貓出使法國外交效果好

      大熊貓出使法國,民間外的交效果很好。這是因為:1、大熊貓黑白分明但動作憨厚輪廓圓滾,不具有攻擊性。2、大熊貓比龍要可愛的多,龍的圖騰承載了太豐富的文化內涵,讓人有戒心。3、大熊貓是瀕危動物,很節制,不縱欲,與人為善。4、別人看不清大熊貓的眼神,大度能容,很有城府。

      宋榮華:習近平訪美很成功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從2月13日到23日對美國、愛爾蘭、土耳其三國進行了正式的訪問,不僅推動了中國與這三國的務實合作,增進了友誼,對習本人來講也積累了與外國,特別是美國各界打交道的寶貴經驗,同時也向外界展示了習近平本人的風格和魅力,有助於外界準確研判中國未來之走向。因此,這次訪問是一次成功的訪問。

      韋東語錄

      外交從國家利益出發和我在敘問題上無私利並不矛盾。利益有眼前長遠、一般根本之分。敘問題上我無原料、市場的追求,故曰無私利。而我維護國際關係準則和地區穩定,有利世界和平,符合我根本利益。國家利益與世界和平利益的一致性是我外交的宗旨。

      我不懂經濟,看了些文章知道個大概:外貿賺來的外匯要由中國銀行用人民幣買進,成為國家外匯儲備。這些外匯要有生錢的門路,所以要買外國債券或投資,而目前相對可靠的還是美國債券和股票,所以投向美國的多。不知對否,請懂得者指正。

      西方政客訪華愛搞點親民動作,有宣傳其價值觀的一面,但主要是做給選民看的,他們在長期選戰中養成“到群眾中去”的習慣,有的是個人嗜好:喜體察異國民間氛圍、感受市井氣息。故不必過分解讀,如獲至寶或如臨大敵。咱某些媒體得自重些,別當了人家的義務宣傳員還被人笑沒水平。把這當子彈也不倫不類。

      交鋒

      觀點PK您認為中國企業在海外立足的困難是什麼?

           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價格低廉且技能熟練的工人,造就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中國製造”大量出口國外,中國企業也隨之走出國門,但是中國企業並沒有因此而做大做強,反而在貿易交往中屢屢碰壁。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中國的外貿企業陷入困境。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中國企業在海外立足困難?

      中國企業競爭力不足,産品技術含量低。中國雖然成為“世界工廠”,但是中國出口的産品多是技術含量低的低端産品,中國民營企業靠“代工”起家,缺乏核心技術,其競爭力是低廉的原材料價格和人力成本。原本,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就會對各國出口産生很大的影響。隨著原材料價格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的外貿企業必然陷入困境。中國企業想要走出困境必須要重視産品研發,增強核心競爭力,將“中國製造”轉化為“中國創造”。

      中國企業面臨的困難是貿易壁壘和歧視政策。近年來,由於中國産品價格低廉,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貿易壁壘和歧視政策。近兩年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西方國家深受影響,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為儘快復蘇經濟,西方國家政府推出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其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等措施,實質就是為自己的製造業尋找市場、保護本國産業。對此,中國企業應該應該研究和關注國外政策動向,了解行業情況,了解進口國同行的狀況,早作準備,儘量避免遭受“雙反”調查。

      • 周世儉:在勞動力和生産成本這一點上,中國的優勢在逐漸喪失。比如一個工人現在在廣州打工的工資,是胡志明市的2.5倍、孟加拉的5.2倍。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出口大戶勞動密集型産業,就要做到深加工、高附加值、上檔次、創名牌,中國現在有資金和能力,只要在研發、生産、技術創新、品牌等方面著手,應該可以在5到10年內完成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 可可:一雙溫州的皮鞋,平均出口價10美金,可當它貼上國外頂級品牌的標簽後,身價搖身一變成幾百美金。中國企業賺取的辛苦費,遠遠不及外國企業獲取的品牌費。中國這些以出口為主的外貿企業的發展方式的轉變,除了貼牌代工,打響自己的品牌、實現從産品輸出到品牌輸出,是必由之路;加快向自主品牌和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 小靈通:中國出口競爭優勢正在不斷下降,包括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勞動密集型産品,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中國企業必須不斷提高競爭優勢。
      • 空庭雁影:中國企業一直都是以“貼牌”加工為主,缺少核心技術,産品沒有技術含量,所以在利潤分成時自然不佔優勢。頂尖的跨國公司都是靠技術取勝,中國企業要走出國門、立足世界必須加強産品研發,掌握核心技術。
      • 漁夫的秋天:貿易摩擦是國際貿易的伴生品,金融危機後,西方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發展其實體經濟。西方國家之所以不斷在貿易上打壓中國,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相關産業因自身成本高而無法與中國競爭。
      • 天天向上:西方國家打壓中國企業實質就是為了保護本國企業。
      • 見習騎士:我國政府應把握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經濟與貿易發展戰略,按照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增長模式,在處理外需和內需的關繫上,採取更加均衡的戰略。政府要積極參與國際談判,在貿易壁壘制定的標準和規則方面,中國要有一席之地。
      • nyfz007:中國加進WTO已經六年,我國企業應進一步熟悉WTO爭端解決機制並熟練把握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為抑制貿易戰、打贏貿易戰做好預備。在發生貿易爭端時,解決貿易爭端、平息貿易摩擦的辦法之一就是拿起世界貿易組織爭端機制這個武器,爭取以磋商方式解決爭端。
      • 曉楠: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就業與經濟復蘇成為西方國家關注的重點,中國原料價格低、人工成本低,西方人工成本高,這就導致中國産品具有價格優勢。西方國家要想復蘇經濟,必須制定政策打壓中國企業,所以中國企業要走出困境必須先解決貿易保護問題。
      看客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