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自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人類又在陸地、海洋、天空之外的外層空間開闢了實驗室,進行物理、化學及生命科學的實驗研究。 空間站是在固定軌道上運行的載人人造衛星,用作科學觀察和實驗的基地,並可用來給別的航天器加燃料或從上面發射衛星和導彈。蘇聯于1971年4月19日首先發射了“禮炮”1號航天站,重8610千克,全長7. 6米。原設計應在永久軌道上運行,但由於軌道低,6個月之後它進入地球大氣層而告失敗。 [詳細]
主要結構:(1)基礎桁架。(2)居住艙。(3)服務艙。(4)功能貨艙。(5)多個實驗艙。(6)3個節點艙。(7)能源系統和太陽能電池帆板。(8)移動服務系統。
主要功能:組裝成功後的國際空間站將作為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的手段,為人類提供一個長期在太空軌道上進行對地觀測和天文觀測的機會。
國際空間站計劃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並且抑制了其他更有意義的計劃。花費在國際空間站計劃上的上千億美元和近乎一代人的時間,可以用來實施無數的無人太空任務,或者將這些時間和金錢花在地球上的研究中,也要比國際空間站更有意義。
對於空間站的批評是目光短淺而且帶有欺騙性的,花費在載人空間探索上的鉅額經費同樣會給地球上的每個人帶來切實的好處。國際空間站計劃所開發的載人航天相關技術的商業應用,會間接帶動全球經濟,其所帶來的收益是最初投資的七倍。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1994年—1998年),主要是送美國航天員到“和平”號空間站工作,訓練美國航天員在空間站上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主要進行了9次美國航天飛機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第二階段——初期裝配階段(1998年—2001年),主要內容是建立國際空間站的核心部分,使空間站擁有初始的載人能力(3人)。 1998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美國出資,俄羅斯製造)發射成功。
第三階段為最後裝配及應用階段(2002—2010年),要把美國的居住艙、歐洲航天局和日本製造的實驗艙和加拿大的移動服務系統等送上太空。當這些艙室與空間站對接後,則標誌著國際空間站裝配最終完成,這時站上的宇航員可增至7人。
蘇聯的第一代空間站包括禮炮1號到5號共5艘。
禮炮1號:由3個直徑不同的柱形艙段組成,總長約14.5米,總重約18.3噸。
禮炮2號:屬於軍用型,1973年4月3日發射升空,但入軌後不久就發生了爆炸。
禮炮3號:于1973年5月11日發射。初始軌道很低,只運行了11天便墜入大氣層燒燬。
禮炮4號:于1974年12月26日發射,1976年2月16日墜入大氣層。
禮炮5號:于1976年6月22日發射入軌,進行多次調整,1977年8月28日進入大氣層。
第二代空間站包括禮炮6號和7號,安全性和可靠性進一步提高,其他變化是長壽命和擴展應用領域。
禮炮6號:1977年9月29日由質子號運載火箭送入軌道。禮炮6號在軌運行共達58個月。在宇航員進站工作期間,完成了大量科學觀測、地球資源觀測、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和技術實驗。同時進行了大量半導體、晶體生長實驗和用結晶爐及合金爐進行了金屬冶煉實驗。
禮炮7號:1982年4月19日發射入軌。5月13日,聯盟T-5號飛船載宇航員別列祖瓦和列別多夫進入軌道並於14日與禮炮7號對接成功。宇航員基茨姆、索洛維耶夫和阿特科夫創造了在軌時間的新紀錄237天。宇航員進行了6次艙外活動,累計時間近23小時。
主要結構:(1)軌道工場(2)氣閘艙(3)對接接合器(4)太陽觀測臺,前4部分合稱“天空實驗室1號”。 (5)指令服務艙,又稱為“天空實驗室2號”。
建造使用:1973年5月15日用兩級的“土星5”號火箭發射了試驗性航天站的主體,由軌道工場、多用途對接艙、氣閘艙、儀器艙和阿波羅望遠鏡等組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實現多人多天飛行、安全返回和精確落點。這個任務神五、神六已圓滿完成。 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需要突破四個關鍵技術:首先是出艙技術;其次是交會對接技術,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上天運行,在2年左右時間裏,神八、神九、神十飛船先後與之交會對接;第三是補加技術,研製一艘貨運飛船,為航天員補給水、空氣、設備、原料等補給;第四是建立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空間站不能只依靠飛船運送物資,必須研發再生系統。 2020年之前中國將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國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