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09-27 16:38:08 翟志剛正打開返回艙艙門 準備出艙
09-27 16:46:01 艙門已經打開 翟志剛出艙瞬間
09-27 16:48:20 翟志剛揮手致意 向世界人民問好
09-27 16:49:42 翟志剛在太空揮舞一面五星紅旗
09-27 16:55:13 翟志剛取下飛船外材料 交給劉伯明
09-27 16:58:12 翟志剛完成艙外活動 成功返回艙內
09-27 17:03:58 翟志剛返艙 中國首次空間出艙結束
太空行走(Walking in space)又稱為出艙活動。狹義:太空行走即指航天員離開載人航天器乘員艙,隻身進入太空的出艙活動。廣義:航天員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體上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也可以稱為太空行走。
航天員在艙外行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早期研製的臍帶式的生命保障系統與乘員艙連接。另一種是後期發明的裝在航天服背後的便攜式環控生保系統。航天員出艙後與“母”航天器分離,由於身穿艙外用的航天服,背著便攜式環控生保裝置,以及太空機動裝置,航天員可到離“母”載人航天器100米遠處活動。
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義是巨大的。其近期的意義與作用是完成太空作業。美國人曾通過太空行走修復了“天空實驗室”、“太陽峰年衛星”和“哈勃”空間望遠鏡。當前正在建造的國際空間站,更是需要航天員進行多次出艙活動,才能在軌組裝建成。登月活動更是體現了航天員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業的巨大作用。
1965年3月18日,蘇聯發射“上升”2號飛船。飛行中,阿裏克謝 列昂諾夫進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個在月面上行走的人是美國的阿波羅航天員阿姆斯特朗。2007年11月3日,美國航天員帕拉金斯基完成歷時7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英國《泰晤士報》曾評論説這次任務是美國航天史上最危險的太空行走。
俄羅斯的索洛維約夫總共進行過16次太空行走,在太空停留時間總共為77小時41分鐘。在一次太空行走中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是兩名航天員赫爾姆斯和沃斯,他們于2001年3月11日從國際空間站出艙,在太空停留8小時56分鐘,已達到太空行走時間的極限。而美國航宇局的要求是6小時,一般航天員在太空停留的時間是7小時左右。
在地面可以用中性浮力水槽産生的漂浮感覺,模擬訓練航天員在失重時進行工作和維修。
它可完成拋物線飛行,形成15-40秒微重力時間,使航天員體驗和熟悉失重環境,還可做各種試驗,如吃東西、喝水、穿脫衣服、閉眼與睜眼的定向運動。
位於莫斯科,屬前蘇聯最高國家機密。如今,它已成為舉世聞名的航天領域“高等學府”,習慣稱它為“星城”。
美國宇航局這處訓練基地名叫“水瓶座”,長14米、寬3米、重約81噸,位於距基拉戈島5.5公里遠的海中。
氣閘艙是一種特設的專用小艙室,可供兩名航天員同時在裏面穿、脫航天服,必須具有良好的減壓與增壓功能。
出艙的航天員服裝須全部密封,除外表要能抗太陽輻射和微粒子的撞擊外,內部還有精細的生命保障系統。
“太空揹包”是揹包式環控生保系統,與艙外航天服一起構成一個微型載人航天器,保證航天員能在太空中生存。
“飛行座椅”是一種像座椅式推進裝置,航天員用手動控制推力器向不同方向噴氣,可改變方向、快慢以及姿態。
“臍帶”從母航天器中伸出連接到航天服上,由母航天器向航天服輸送氧氣、壓力、冷卻水和電力,完成通風、散熱、清除廢氣及通信。
太空處於真空狀態,沒有大氣層保護,太陽照射時溫度可高於100度,無陽光時溫度可低於-200度,存在輻射。
1996年11月,航天飛機STS-80上氣閘艙門出問題,由於艙門閂啟動器被一顆鬆動螺釘卡住,艙門不能打開。
1984年,航天飛機STS-41C上航天員遇到“尿污染問題”。未固定住需要維修的衛星,任務失敗。
國際空間站第53次太空行走因設備問題結束。航天員的主氧氣瓶泄壓速度過快。這是最短的國際空間站太空行走。
1985年4月,航天飛機STS-51D上的一名航天員,在太空行走中出現人為失誤,他不小心走過航天飛機的機翼,差一點兒不能返回座艙。
1965年3月18日,前蘇聯航天員阿裏克謝 列昂諾夫走出了“上升”2號飛船,從而成功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在太空的出艙活動。這次太空出艙活動使理論付諸實踐,從此真正打開了太空的大門。列昂諾夫所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壓力是難以想象的:他的體重減少了5.4公斤,每一隻靴子裏積聚了3升汗水。
“雙子星座”計劃的一項主要內容是實現太空行走,NASA的設計人員採用了一種簡化的設計,不安裝過渡艙,直接將座艙作為過渡艙。執行艙外任務時,航天員先使艙內氧氣壓力下降,採用航天服的供氧系統呼吸。當艙門打開時,任艙內氧氣散失,出艙進行活動。當完成任務返回艙內時,關閉艙門後再重新放出氧氣,使座艙增壓。
1969年7月20日下午10點56分20秒,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九號半B的靴子接觸到了月球表面,他説:“對一個人來説,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説,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宇航員們收集了五十來磅石塊供科學研究之用,並測量了他們太空衣外面的氣溫:陽光下是華氏234度,陰處是零下279度。
2007年11月3日,美國航天員帕拉金斯基完成歷時7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成功修補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由於電池板依然帶電,而且破損點距離工作艙足有半個足球場遠,帕拉金斯基要“走”上近一個小時,英國《泰晤士報》曾評論説這次任務是美國航天史上最危險的太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