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 提問

網友Ella問

中央9天4提“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影響?

小編答

據説,“供給側改革”已成為中國經濟領域最火熱的詞了,既然是最火的詞,那麼小編有必要&&了解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産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産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産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是專業學經濟的,這個概念還真得繞一段時間。沒關係,小編和您一起來解讀。

如果你不了解“供給側”,那麼你或許聽過“需求側”。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這就是屬於“需求側”的三大需求。而與之對應的就是“供給側”了,也就是生産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

打個比方説,中國人對手機的需求量很大,蘋果手機甚是走俏,但是本土品牌卻難有高端貨。中國有很多生産電飯煲、馬桶的企業,但中國人卻不惜重金、不嫌麻煩地從日本往回背這些商品,而這背後折射出的就是中國長期對“供給側”的疏忽。

“十二五”期間,針對需求不足的矛盾,政府很多政策重點都在需求側發力。但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亟需供給體系跟進調整,這時候就輪到“供給側改革”這一良藥發揮功效。

哪些領域、哪些産業、哪些産品在“供給側”需要加大投入和生産,正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

行文至此,你可能會覺得這些改革都是宏觀經濟的事兒,和我們普通百姓能有啥關係?小編必須説一句:“關係可大了!”“供給側改革”不僅是對眼下中國宏觀經濟的對症良藥,對普通老百姓來説,也意味着我們將會享受到更多的實惠和便利。

首先,我們買優質産品不必再“海淘”了,國內就能提供。

有相關人士總結“海淘族”對外國産品趨之若鶩的原因,不少是因為老百姓自己心裏有本賬:同樣款式的紙尿褲,日本産的透氣性好;同樣配方的嬰兒奶粉,孩子喝澳大利亞産的奶粉不上火……

那麼,老百姓更多選擇外國産品,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國內一些同類産品的質量無法滿足需求。這説明,我們供給端提供的商品出了問題——只有數量,沒有質量。

未來,通過供給端不斷的改革、完善,國內也能提供質量好、價格便宜的産品,咱老百姓也就沒有必要跑到國外萬里迢迢,大包小包的往回背“洋貨”了。

另外,更值得人高興的是,買房難、入學難、看病難等問題都將有望得到緩解。

房地産、醫療、教育等與廣大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産業領域,普遍存在的“供給抑制”是造成當前買房難、入學難、看病難等一系列問題的根源。

如果敢於打破上述行業中廣泛存在的各種壟斷和既得利益阻礙,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那麼高效率供給的增加無疑將有助於滿足民眾日益增加的對各種社會服務的需求,讓老百姓以合理的成本公平享受到住房、醫療、教育等基本公民權利。

以房地産為例,過去以限購限售等方式控制需求,導致買房難、賣房難,而房價地價卻在暴漲。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得不到滿足,制約了需求的升級換代。

未來從供給側着手,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增加房地産土地供給,改善房地産供給結構,才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居民住房難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感覺到改革與我們息息相關了吧!那麼,喜歡“海淘”的你,沒買房的你,看病發愁的你是不是對“供給側改革”瞬間充滿了無限期待,不管你有沒有期待,反正小編已經開始無法抑制地憧憬了。

本文綜述自:
      習近平為何九天兩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人民網  2015-11-19
      “供給側改革”能給百姓啥實惠 新華網 2015-11-13
      中央9天4提“供給側改革” 將這樣影響你我生活 人民網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