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5年3月1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步入會場。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信報道,3月1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閉幕了,今年的“兩會時間”接近尾聲。
去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兩個慶祝大會併發表了重要講話。視點君從這兩次講話中整理和提煉了十組問答,和大家一起讀懂習近平講話中的人大和政協工作。
2015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閉幕會後,工作人員步出人民大會堂。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一、撫今追昔,總書記怎樣給人大和政協“點讚”?
——6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回顧人民政協65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民政協植根於中國歷史文化,産生於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鬥爭,發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二、人大制度要堅持、政協工作要做好,哪些是必須的?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
——做好人民政協工作,必須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必須堅持發揚社會主義民主。
2014年9月5日,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三、人大制度要與時俱進,哪些環節要加強?
——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加強和改進法律實施工作: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加強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聯絡;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
四、為實現中國夢作貢獻,政協要堅持什麼?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特點;堅持緊扣改革發展獻計出力;堅持發揮人民政協在發展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堅持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堅持推進履職能力建設。
五、怎樣評判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
——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
六、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是什麼?
——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
——在中國,這兩種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構成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特點和優勢。
2014年9月21日,習近平出席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七、國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從哪幾個方面評價?
——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系,執政黨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
八、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
——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係,發展充滿活力的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促進社會生産力解放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促進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獨立自主,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福祉。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九、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切實防止哪些現象?
——切實防止出現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現象;
——切實防止出現選舉時漫天許諾、選舉後無人過問的現象;
——切實防止出現黨爭紛沓、相互傾軋的現象;
——切實防止出現民族隔閡、民族衝突的現象;
——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
——切實防止出現相互掣肘、內耗嚴重的現象。
十、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可以有效克服哪些弊端?
——有效克服黨派和利益集團為自己的利益相互競爭甚至相互傾軋的弊端;
——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為了維護和爭取自己的利益固執己見、排斥異己的弊端;
——有效克服決策中情況不明、自以為是的弊端;
——有效克服人民群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中無法表達、難以參與的弊端;
——有效克服各項政策和工作共識不高、無以落實的弊端。
正如習總書記所説,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這是兩會的責任,也是兩會的目標。(梳理:郝亞琳、楊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