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從雁棲湖到太平洋——習近平主席大洋洲之行綜述

新聞頻道 新華網 2014年11月28日 02: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 北京,雁棲湖,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密集的元首會見告一段落。

  布裏斯班-堪培拉-霍巴特-悉尼-惠靈頓-奧克蘭-楠迪。10天,3個國家,7個城市。習近平主席“旋風式”的訪問,成為年度外交的壓軸大戲,也為中國外交寫下濃重一筆。

  從雁棲湖畔到南太平洋岸,世界的目光追隨著中國。2014年11月,中國的“外交月”。

  訪問期間,恰逢黨的十八大召開兩週年。看似時間的巧合,卻蘊含著戰略佈局的深刻含義。

  運籌帷幄,深耕細作。追尋習近平主席的足跡,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大國外交、周邊外交、多邊外交、主場外交……中國故事在世界迴響,承前啟後的外交格局日漸清晰。

  23日,揮別楠迪。浩瀚的太平洋上空,飛機由南向北,在湛藍蒼穹劃下一道壯美的航跡。大洋洲之行的帷幕徐徐落下……

  把歷史的鏡頭拉長,把俯瞰的視角變寬。大洋洲之行的4個維度——省州關係、國家關係、區域關係、全球關係,繡織著中國的世界觀、世界的中國觀。

  國家關係篇:戰略引領 互信互利

  善弈者謀勢。元首外交,引領國家關係,尤需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澳大利亞,大洋洲領頭羊。建交42年,中澳關係砥礪前行。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尚是總角之齡,聲勢卻已如火如荼。

  新西蘭,對華合作開拓者。建交42年,中新共同創造了中國同發達國家關係史上多個“第一”。習近平主席用6個字評價中新關係:“示範性、開創性”。

  斐濟,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太平洋島國中,它最早同中國建交,也最早迎來中國國家主席的國事訪問。消息傳遍大街小巷,舉國上下歡欣鼓舞。

  習近平主席到訪,掀開歷史性的一頁:中澳、中新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澳宣佈實質性結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新決定打造利益共同體;中國同包括斐濟的8個太平洋島國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

  互信互利,貫穿國家關係的一條主線。那些隆重熱烈的場面,傳遞一種情感。

  澳大利亞,細節的雕琢,歡迎最尊貴的客人。

  科斯格羅夫總督歡迎儀式安排在如茵草坪上。總督早早抵達,走上檢閱台親自“試鏡”。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因習近平主席出席活動,一改莊嚴肅穆的底色,不但匠心獨運佈置了中國紅,還請來了舞獅隊,熱鬧紛呈。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客人尚在,阿博特總理趕赴霍巴特和悉尼,陪同習近平主席訪問。離開澳大利亞前,總理夫婦到習近平主席夫婦下榻酒店,親切話別。阿博特總理頗為動情:“我們一同度過了許多難忘時光,聆聽了您的見解和主張。您的友好、熱情、真誠、睿智使我獲益匪淺,也打動了許多澳大利亞民眾。”

  新西蘭,隆重的禮遇,表達最真摯的敬意。

  邁特帕裏總督的歡迎儀式上,毛利族長者向習近平主席行最高敬禮——“碰鼻禮”。毛利族人時而慷慨英勇、時而引吭高歌,仿佛訴説一段源遠流長的情誼。總督聽聞習近平主席第三次到訪:“按照毛利族人習俗,客人來3次就是一家人了”。習近平主席回答説:“中國也有句俗話,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中新兩國是好朋友。”

  次日中午,新西蘭各界舉行歡迎招待會,毛利勇士和中國舞龍交相輝映,在兩種古老文化標誌引領下,習近平主席在熱烈的掌聲中入場。約翰·基總理致辭説:“您不是陌生人,而是一位故地重遊的朋友,一位老朋友。”

  訪問期間,約翰·基總理全程陪同習近平主席的活動。深夜,總理夫婦在奧克蘭機場迎接。次日趕赴惠靈頓,舉行會談。晚上,折返奧克蘭,再聚于家宴。最後一日,總理陪同參加數場活動,又赴機場送行。

  斐濟,古老的儀式,訴説最真摯的情感。

  楠迪機場,專機正在滑行,一道“水門”從天而降,寓意為貴賓洗塵。傍晚,姆拜尼馬拉馬總理在習近平主席下榻酒店,又專門請來原住民,呈上一場傳統的歡迎儀式。

  習近平主席身著“布拉衫”,端坐臺上。用心傾聽原住民的祝福歌謠,收下他們獻上的鯨魚牙、草席、洋格納樹。民風民俗、民情民意,濃郁得像那杯磨制的卡瓦汁,習近平主席慢飲而盡。

  送別時,奈拉蒂考總統夫婦、姆拜尼馬拉馬總理夫婦共同來到機場,再一次握手、再一次擁抱、再一次懇談、再一次為枝繁葉茂的中斐關係培土澆灌。

  訪問中有一個細節,習近平主席同阿博特總理見證兩國文件簽約,站了很久,習近平主席風趣地説:“累並快樂著,因為站得時間越長,説明合作成果越是豐碩。”

  一葉知秋。務實合作的領域之寬、程度之深,不但建交之初難以預測,也是26年前難以想象的。

  那年,在地方任職的他,來澳大利亞考察合作。墨爾本、堪培拉、悉尼,一路走來。

  今天,前行的方向不變,道路卻愈走愈寬廣:

  訪澳期間,習近平主席同阿博特總理一道宣佈,中澳實質性結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十年磨一劍。這將是中國與發達經濟體達成的一份全面、高質量自由貿易協定。澳大利亞朝野、媒體、民眾一片讚譽。阿博特總理將其稱為改變世界貿易格局之舉。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6年前自由貿易協定簽署的基礎上,中新再書大手筆。習近平主席引用“你我籃子在一起”的毛利族諺語,表達互利共贏的信念。而約翰·基總理,當聽到記者關於“限制中國投資”的提問時,態度鮮明地説:“雙向投資是互利的,我們絕不會感覺不舒服。”

  國家關係有了新定位,貿易合作有了新突破……處處是機遇涌動,處處是潛力無限。

  農牧業,一頭連著中國的廣闊市場、豐裕資金,一頭牽著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先進技術、豐富資源。習近平主席在約翰·基總理陪同下,來到奧克蘭近郊,參觀新西蘭農牧業技術展。

  長長的展臺,匯聚了中新農牧業翹楚。奶源大數據、電腦灌溉、資本市場、以蟲除蟲……兩位領導人邊走邊談。

  那些金額不大、卻關乎千家萬戶的項目,習近平主席同樣牽掛心頭:中新庫三方協議供水項目,進展如何?中斐小水電站和公路改造項目,成效怎樣?姆拜尼馬拉馬總理動情地説,我們擁有改善民生的夢想,是中國讓我們夢想成真。

  在傳統行業中拓展新天地。能源合作,進一步延伸産業鏈,統籌推進上下游一體化合作。金融合作,悉尼設立人民幣清算銀行,中國的銀行落戶新西蘭。執法合作,雙方態度積極,通過合作反腐敗、追逃追贓。

  在新興領域中開拓新空間。極地合作方興未艾。在習近平主席同澳大利亞、新西蘭總理分別見證下,中澳、中新簽署加強南極合作協議。

  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的母港——霍巴特港口,“雪龍”號科考船在執行第三十一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停靠補給。

  習近平主席登上甲板,走進船艙,來到展覽廳、實驗室。關懷極地科考、關注極地合作,更關心這些一走就是半年、戰天鬥地的科考人。

  藍天碧海,五星紅旗獵獵,船員和科研人員佇立在甲板上列隊歡送。

  “一路順利!”習近平主席朗聲問候、奮力揮手。

  “習主席好!”不知是誰一亮嗓子,千萬聲匯聚,響徹海岸。

  省州關係篇:承接大勢 聯通民心

  遙遠的塔斯馬尼亞州,山水純凈、民風淳樸。那兒,習近平主席珍藏著兩份心願。

  第一份,是歷經13個春秋的夙願。

  2001年,當時的塔州州長培根到訪福建,同習近平一道簽署了建立友好省州關係20週年聯合聲明,並盛情邀請他到塔州走一走、看一看。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13年過去了,我來履行我的承諾。”

  培根英年早逝,習近平主席特意邀來他的家人,一敘舊情。

  幾張照片,相紙發黃,印記已淡。會見廳裏的人們細細翻看,沉浸在回憶之中。習近平主席説起培根喜歡的《鼓浪嶼之波》,説起訪華時的那些朋友、那些故事。跨越千山萬水的情誼,娓娓道來。

  習近平主席的工作經歷,見證著中澳、中新地方交往。福建省-塔州,浙江省-西澳大利亞州,上海市-昆士蘭州。此前任職廈門期間,也恰逢廈門市和惠靈頓市建立友好城市。

  憶及往事,他不禁感嘆:“深知地方領導人責任之重、工作之不易,也深知地方交流對兩國關係的促進作用。”訪澳期間,他特意安排同昆士蘭州州長紐曼,同塔州代州督布洛、州長霍奇曼,同新南威爾士州州長貝爾德一一見面。

  數字見證速度。今天,中澳建立了9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係,中新建立了30多對。地方交往如雨後春筍、生機盎然。

  機制化建設,水到渠成。在習近平主席推動下,中澳建立省州負責人交流合作機制,中新建立市長論壇機制。

  一個首屆論壇,一個啟動儀式,習近平主席都在繁忙的日程中留出了時間,阿博特總理、約翰·基總理分別陪同。中澳、中新地方官員濟濟一堂,習近平主席娓娓道來。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省州關係發展要看兩國的關係定位。中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我們要找戰略合作的契合點。”

  “大戰略必須分層次。中新關係仿佛一幅油畫。油畫有多絢爛,不僅取決於總體構圖,也有賴於局部元素。”

  “澳大利亞各地特色不一樣、優勢不一樣,中國也是如此。各有韆鞦,要出好自己的牌,找準自己的優勢,把握住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地方是兩國合作最基層、最務實的層面,要注重實效。你們是連接基層的通道,是惠及民生的最後一公里。”

  “根深則本固,雙邊關係發展需要紮根地方、依靠地方、惠及地方。”

  第二個心願,是呵護那一株株被春風吹綠了的小樹。

  今年夏天,習近平主席收到16封塔州來信。

  聽聞他來訪的消息,斯科奇-歐克伯恩學校正學中文的孩子們,每人用漢字寫了一封信。

  信裏,有孩子們精心設計的、充滿了童趣的訪問路線。習近平主席在17日演講中,一提起這件事,語氣中滿是溫暖:

  他們“特別提到了塔胡恩空中棧道、大峽谷,當然還有‘塔斯馬尼亞惡魔’,還説如果去大峽谷的話還有可能撿到美麗的孔雀羽毛。這讓我充滿了好奇。”

  “明天,我將去塔斯馬尼亞州,這樣我將走遍澳大利亞所有的州。”他幽默地補充一句:“是不是應該發給我一個證書?”

  次日一早,塔州首府霍巴特。他和孩子們一起種下玉蘭樹苗,並收到一份珍貴禮物:穿著校服的可愛泰迪熊。

  習近平主席對孩子們説:“希望你們到中國去。以後可以繼續書信聯絡,分享你們的好消息。”

  根在人民,源在交流。出訪途中的點點滴滴,折射著民間交往的勃勃生機。

  克賴斯特徹奇一群孩子的中國情,如春花之燦爛。

  汶川地震後,這些可愛的孩子走上街頭,拉小提琴募捐。2011年,克賴斯特徹奇發生地震,中國救援隊火速馳援。患難與共的這份情,習近平主席寫入文章,訪問前夕刊登在《新西蘭先驅報》上。

  橄欖球球星瑪阿·諾努的中國情,如盛夏之炙熱。

  惠靈頓,在記者會結束後,他來到講臺上,向習近平主席贈送了一件8號球衣。“歡迎你到中國去交流。”收到邀請,他答應得格外爽快:“我現在就可以去!”

  格裏菲斯大學馬克林教授的中國情,如秋葉之靜美。

  半個世紀60多次訪華,他在澳中之間奔波,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亞、向世界介紹中國。阿博特總理舉行的晚宴上,白髮蒼蒼的他見到習近平主席,平靜的笑容難掩激動。

  旅遊、教育、影視——民間交往的一座座橋梁。修橋鋪路,讓交往更暢快、更敞亮,是習近平主席同三國領導人的共識。增設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中澳、中新相互承認學歷,中新簽署首份電視合拍協議,中斐簽署互免簽證協議……一路走來,收穫滿倉的喜悅。

  還有無數叫不出名字的百姓。習近平主席的到訪,成了他們的中國日。

  一張張淳樸的笑容,一個個動人的場景。處處是五星紅旗高揚,寒風中、驕陽下,他們守在路邊,等在門口。有些年輕人甚至追著車,歡快地跟跑。

  千萬句祝福不約而同地響起。習近平主席夫婦向他們久久揮手。汽車緩緩開動,走出很遠,依然能望見那片熱情的海洋。

  離開楠迪的消息不脛而走,四面八方的百姓,把賓館大廳擠了個水泄不通。他們齊聲吟唱當地民謠:感謝您來到這裡,我們會一直等候著您……餘音溫婉,迴響耳畔。

  區域關係篇:周邊外交 聯通彼此

  “中國是鄰國。”在澳大利亞、在新西蘭、在斐濟,不止一次地聽到這句話。他們引用“好鄰居金不換”,表達對鄰居中國的珍惜。

  俯瞰地圖,大洋洲踞南太,四週蒼茫大海,北望亞洲、南扼南極。和中國雖不接壤,但跨海毗鄰、交往久遠,寄託著多少美好希望。

  中國同樣把它們視為大周邊,親誠惠容的理念一以貫之。

  力推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折射惠和容。

  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北連亞洲經濟圈,南牽大洋洲經濟圈。

  世界經濟總量排名中,中國是第二位,澳大利亞佔第十二位。廣泛的合作領域共享,描繪了一幅誘人的畫卷。

  這條縱貫太平洋的經濟大走廊,聯動亞太、統籌海陸、互濟南北、面向全球。

  身處其中,肩頭是沉甸甸的擔子。習近平主席指出,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協力推動。

  一馬當先的中新經貿合作,會不會被澳大利亞搶了風頭、又搶了生意?

  習近平主席對潛在的憂慮,毫不回避。在新西蘭總理府共見記者時,他借著回答經貿合作的問題,説了這樣一段話:

  “有人在澳大利亞就問我,中澳簽了自由貿易協定,對中新經貿會不會影響。中國有13億多人,市場大得很。根本不用擔心沒有市場,恐怕新方供不應求。”

  約翰·基總理在幾個場合一再強調,“中國市場擺在那裏,有足夠的吸納能力”;新西蘭初級産業部部長蓋伊也引用道,“中國市場大得很,只怕會供不應求”。

  中澳、中新自由貿易協定,放在整個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宏大背景中去看,它只是一塊剛剛完成的“拼圖”。

  雁棲湖畔,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揚帆啟航。“亞洲各國就像一盞盞明燈,只有串聯並聯起來,才能讓亞洲的夜空燈火輝煌。”

  力改區域合作的碎片化,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再次引領這一話題。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通過建設“一帶一路”、開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啟動絲路基金等途徑為此作出貢獻。

  訪問期間,海上絲綢之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匯聚了無數目光,澳方和新方都表示,“將積極研究加入”、“積極參與亞投行建設”。

  力推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背後是中國機遇的持久帶動力。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對亞太繁榮進步,更是意義非凡。“中國願意分享發展機遇”,“歡迎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

  “獨行快,眾行遠。”

  習近平主席幾個月前的一句話,阿博特總理此時借來引用,意味深長。

  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集體會晤,折射親和誠。

  中國倡議、中國邀請。斐濟,歷史性會晤。

  22日傍晚,習近平主席結束一天的雙邊會見,在他下榻的酒店會議大廳,8位建交島國領導人,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莫裏、薩摩亞總理圖伊拉埃帕、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奧尼爾、瓦努阿圖總理納圖曼、庫克群島總理普納、湯加首相圖伊瓦卡諾、紐埃總理塔拉吉,習近平主席同他們親切握手。

  相聚之路,盡展誠意。莫裏總統北上轉機、輾轉趕來。奧尼爾總理調整了國內的會議議程……斐濟總統夫人由此感嘆:“中國像塊磁鐵石,你們來到這兒,斐濟才高朋滿座。”

  窗外,落日晚霞、海天一色。屋內,中國同8個太平洋建交島國一致決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

  習近平主席説:“中方一貫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應該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誠互助。”這席話,最是打動島國的心扉。8個島國中,人口最多不足百萬,最少千余人;對照13億多人的泱泱大國,他們感慨萬千:“中國一貫重視島國、尊重島國、支持島國。”

  習近平主席宣佈了支持島國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計劃:“我們真誠希望同各島國分享發展經驗和成果,真誠歡迎島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島國領導人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中國的舉措實實在在,契合島國實際需要,惠及島國人民。

  對小島國而言,氣候變化關係未來、決定存亡。他們讚賞中國為氣候變化作出的表率。習近平主席進一步表示,中方將在南南合作框架內為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島國領導人紛紛感嘆:“中國是島國的真朋友,島國願做中國的好鄰居。”

  從北京雁棲湖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到布裏斯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再以楠迪太平洋島國聚首畫上句號。太平洋沿岸,由北向南,對亞太格局影響深遠。

  這片廣袤區域的騰飛,有夢想助力。

  中國夢和島國夢攜手並肩,中國夢和亞太夢息息相通。

  全球關係篇:中國故事 輻射世界

  從雁棲湖到南太平洋;

  從區域平臺到全球舞臺。

  一路走來,不同的風景,不同的同事,向習近平講述了他們眼中不同的中國故事。

  在阿博特總理眼中,中國故事是“幾億人擺脫貧困”。他由衷感慨:“中國改革開放使幾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進步。中國繁榮富強對世界意義重大。澳大利亞願意做中國可靠的合作夥伴。”

  在約翰·基總理眼中,中國故事是“巨大機遇”。他多次強調:“新西蘭欽佩中國非凡成就,相信中國發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給包括新西蘭在內的各國帶來巨大機遇。”

  在許許多多人眼中,中國故事是蒸蒸日上的國際和地區影響力。在布裏斯班,在楠迪,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匯聚,一個不變的話題是:祝賀中國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佔全球貿易額80%、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90%,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給了中國一個與全球“對表”的機會。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7.4%的增速,毫無懸念的一枝獨秀。“每年增量相當於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

  怎樣把大國的經濟貢獻,轉變成與之匹配的全球輻射力?

  新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同習近平主席短暫會見,他接連詢問中國的治理經驗。“希望歐方從中國現代化、城鎮化進程中尋找更多機遇”。

  一路走來,問得最多的,是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改革正是一場分會的主題詞。習近平主席應邀介紹。“改革需要有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氣”,“需要發展方式的不斷創新”,“需要平衡的政策組合”,“需要量體裁衣的政策導向”……會場屏息靜聽,傾聽一個大國的心路歷程。

  規則話語權,一個持續升溫的詞。

  《澳大利亞人報》一篇報道挖出了“獨家”:多個國家都在爭辦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但中國卻是最終的選擇。這一選擇是在徵詢二十國集團成員廣泛意見後達成的,這些成員都將中國作為自己的選擇。

  主辦權的背後,是世界對中國的信心。

  從“一帶一路”應者雲集,到亞洲安全觀廣受讚譽;從大國關係、周邊關係的戰略擘畫,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共鳴……國際上諸多媒體一再以這樣的詞句定義:“不一樣的中國”。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再一次引領話題。

  “互聯互通”,從北京到布裏斯班,一脈相承。“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習近平主席的倡議,得到與會領導人積極響應,他們高度評價中國提出的開放理念和舉措,一致認為具有普遍示範作用。

  “開放型經濟”,從北京到布裏斯班,相得益彰。在中國協調推動下,會議通過併發表聯合公報,充分反映了中方的立場和主張。

  有人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是姊妹篇;也有媒體形容,它們是一台大戲的兩個舞臺。

  習近平主席言簡意賅:“它們互補、契合,相互促進。”

  中國,不只是融入世界、適應世界,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世界。習近平主席的每一次國際舞臺亮相,世界都會從字裏行間把脈中國走向。

  澳大利亞演講,會場內,政要濟濟一堂;會場外,全球媒體正播報。

  “中國如何發展?中國發展起來了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國際社會眾説紛紜。有的對中國充分肯定,有的對中國充滿信心,有的對中國憂心忡忡,有的則總是看不慣中國。”

  “我想,這也正常,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是人群中的大塊頭,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塊頭要怎麼走、怎麼動,會不會撞到自己、會不會堵了自己的路、會不會佔了自己的地盤。”

  “中國堅持和平發展,決心不會動搖;中國堅持共同發展,理念不會動搖;中國堅持促進亞太合作發展,政策不會動搖。”

  ……

  世界期待,傾聽中國故事;

  世界期待,分享中國夢。

  中國夢、亞太夢、世界夢。

  從雁棲湖到太平洋,距離夢想又近一步。(人民日報記者 杜尚澤)

編輯:劉志勇 責任編輯:張蘭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