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獨家:習主席在惠靈頓的一天

新聞頻道 新華網 2014年11月20日 22:5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惠靈頓的人口和規模,遠不及該國最大城市奧克蘭。但城雖小,卻是首都,新方將習近平主席進行國事訪問的歡迎儀式和正式會談,都安排在了惠靈頓進行。

  20日上午,習主席由下榻的奧克蘭飛抵惠靈頓。好在兩地不遠,一個多小時便到了。惠靈頓素有“風城”之稱,天氣多變,但當天卻是風和日麗,暖意融融,很有“好友來了喜相迎”的感覺。

  圖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惠靈頓出席新西蘭總督邁特帕裏舉行的歡迎儀式(攝影 李學仁)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

  早上10時許,總督府前綠草如茵,儀仗隊以及身著傳統服飾的毛利族人正一遍遍地操練著。話説為了歡迎習主席,人家練得也是蠻拼的。草坪的另一側,當地的孩子們手持中國國旗,早已列隊站好了。

  習主席出訪多次,隨同報道的記者有幸目睹過很多次歡迎儀式,但不得不説,新西蘭的歡迎儀式頗具特色。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抵達時,便受到毛利族男女長者熱情迎接。他們分別向習近平和彭麗媛行“碰鼻禮”。

  毛利族最古老的迎賓禮更是令人稱奇:5名勇士赤膊光足,身係草裙,一面揮舞長矛,一面吆喝,並不時吐出舌頭。為首的勇士緩緩走到習主席面前,將一把短劍投在地上,習主席俯身拾起。毛利族人確定習主席一行是為和平而來的善者。隨後,毛利族女子引吭高歌,數十名毛利族青少年跳起傳統的哈卡舞……

圖為習近平主席出席新西蘭總督邁特帕裏舉行的歡迎儀式(攝影 馬佔成)

  新方官員向記者透露,今天的毛利族歡迎儀式是全套的,換句話説,只有最尊貴的客人才會受到如此隆重的歡迎。

  新西蘭總督邁特帕裏在與習主席會見時説,這已是習主席第三次訪問新西蘭。按照毛利族人習俗,“客人來三次就是一家人了”。邁特帕裏在隨後舉行的歡迎宴會上,還特意用中文“老朋友”來表達對習主席的友好,贏得現場熱烈的掌聲。

  習主席也很高興能夠故地重遊。他對邁特帕裏總督説:“中國也有句俗話: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看來,中新文化在這裡有一個巧合,都特別強調交往中“第三次”的重要性。

  歡迎儀式結束後,習主席和夫人彭麗媛還不忘走到草坪的另一側,與在場的小朋友握手。其實這樣的場面大家應該很熟悉,習主席不管到哪,總是非常注重與年輕一代的交流。

  在《新西蘭先驅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裏,習主席就特別提到了汶川特大地震時,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一群兒童自發組織起來,迎著南半球冬天的凜冽寒風,在街頭演奏小提琴進行募捐,以幫助災區人民。

  記者在感嘆習主席對中新交往的一些細節如此關注時,不由想到:不正是這樣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共同譜寫了中新友好的篇章嗎?

  圖為習近平主席與新西蘭總理約翰·基舉行會談(攝影 姚大偉)

  【見總理,話合作,共畫合作藍圖】

  既是“一家人”,就不説兩家話。習主席中午在邁特帕裏總督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上對中新合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如數家珍般列舉了中新合作中的幾個“第一”:中國已經成為新西蘭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海外留學生來源地;新西蘭也成為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第一個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國家。

  “每次到訪,我都能同新老朋友開懷暢談,每次到訪,我都欣喜地發現,中新關係在不斷取得新進展,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在廣度和深度上又有新突破。”習主席對中新合作的未來充滿期待。

  這一次到訪,同樣也不例外。

  下午3時許,習主席同約翰·基總理舉行會談,兩國領導人決定將雙邊關係由原來的“全面合作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併發表建交以來首份雙邊關係聯合聲明。

  聽聽,正如在澳大利亞一樣,習主席的出訪,又將兩國關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記者核對了一下,新的中新和中澳關係定位竟然完全一樣,都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看來,在發展對華關係方面,一向比較“叫勁”的這兩個南太鄰國誰也不願落後。

  在會談結束後,兩位領導人又共同出席了簽字儀式,見證了十余份合作協議的簽署。簽字儀式的地點十分特殊,是一間長約20米、寬約7米的白色大帳篷。新方一名新聞官向記者透露,由於報名採訪的媒體人數太多,總理府又比較小,只好臨時搭建了一個帳篷。 而就是這樣一間帳篷,成了一個見證歷史的地方。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關於氣候變化合作安排、修訂雙邊自貿協定、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等一系列雙邊協議的簽署。

  其中,記者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中新雙方簽署了一項電視合拍協議,這可是中國政府同外國政府簽署的第一個電視合拍協議。有了這麼好的外景地,能不能拍出像《阿凡達》《金剛》《納尼亞傳奇》《指環王》《霍比特人》之類的魔幻大片來,就看咱國內影視大腕們的啦!影視迷們,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為習近平主席和新西蘭總理約翰·基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攝影 李學仁)

  【見記者、會球星、增進友好互信】

  兩國領導人見證完簽字儀式,就到了共見記者的環節。這可是難得的向領導人直接提問的機會。東道主約翰·基笑容滿面,上來就很標準地用中文説了聲“你好!”,結束時還不忘再次秀中文——“謝謝!”顯然,他對今天會談的成果非常滿意。他説:“今天意義重大,我們同中國的關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兩國在貿易、旅遊、教育等領域有著牢固的聯絡。”

  習主席同樣稱讚中新關係走在了中國同發達國家關係的前列,成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傳統國家相處的“典範”。熟悉外交用語的朋友知道,這個評價可夠讚!

  展望未來,兩國關係如何才能不斷向前發展呢?

  習主席強調了“三點原則”,即堅持平等相待、堅持互尊互信、堅持互利共贏。約翰·基總理對此表示贊同。他説,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制度,“中國的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我們應該尊重中國人民的選擇。”

  記者會結束前,約翰·基邀請台下的英式橄欖球球星、新西蘭知名的全黑隊球員瑪阿·諾努(Ma’a Nonu)上臺,向習主席贈送了該隊的標誌性全黑色球衣,號碼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8”。

  圖為瑪阿·諾努的簽名

  習主席愉快地接受了這份禮物,與他親切握手、合影,並高興地展示這件球衣,場內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習主席表示,會好好收藏這件禮物,並關切地詢問他“還在運動場上嗎?”一旁的約翰·基解釋説,瑪阿·諾努仍然活躍在運動場上,但是最近受了點傷。

  習主席熱情地邀請諾努到中國進行交流、教學、比賽,“推動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諾努興奮地説:“我現在就可以去!”“我們的大使就坐在這兒!”習主席爽快地回應。

  場內爆發出會心的歡笑,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17時許,習主席的專機再次起飛,返回奧克蘭。在那裏,下一場國事活動即將展開。(參與記者:田帆 孟娜 劉華 李建敏 孫浩;編輯:陳贄)

編輯:劉志勇 責任編輯:張蘭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