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中國駐德大使:德媒總渲染中國投資為“入侵”

發佈時間:2013年05月26日 04: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最好中德關係期待更進一步

中國駐德大使:德媒總渲染中國投資為“入侵”

  2000年7月1日,正在德國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柏林同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會見。新華社發

中國駐德大使:德媒總渲染中國投資為“入侵”

  2011年6月28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默克爾在柏林總理府共同主持首輪中德政府磋商。新華社發

中國駐德大使:德媒總渲染中國投資為“入侵”

  2011年1月7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新華社發

  當地時間25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抵達柏林,踏上首訪亞歐四國的最後一站。“我即將再次訪問德國,目的是全方位推進中德合作。”23日,李克強在德國《時代》週報發表署名文章,認為中德關係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看來,進入“不惑之年”的中德關係進入快速發展軌道,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外交部副部長宋濤此前介紹,此訪將使中德達成新的合作共識、開闢新的合作領域,建設新的合作機制。

  德國是中歐合作的“龍頭”

  德國是李克強履新後首訪的唯一一個歐盟成員國,為什麼選擇德國作為最後一站?李克強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德合作已成為中歐合作的龍頭,中國從德國學習借鑒到很多,也為德國經濟增長增添活力,“德國好了,歐盟好了,對中國也好”。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表示,李克強總理此訪“立足德國,面向歐洲”,充分體現中國新一屆政府對德國和歐洲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中德關係在中歐和中國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時表明中國堅定地支持仍處於困境中的歐洲和歐元。

  二戰後的德國,今天已成長為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地位特殊而重要。史明德指出,德國是歐洲的“穩定之錨”和增長髮動機,中德作為各自所在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其務實合作超出雙邊範疇,對促進世界經濟復蘇都具重要意義。

  “中德關係在許多方面都走在中歐關係的前列。”外交部副部長宋濤指出,中德關係的發展也促進了中歐關係發展,兩者並行不悖。

  專家認為,李克強總理此訪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張健指出,當前中德經濟都處於關鍵結點,轉型調整期的中國需要升級改造,歐債危機中的德國需要開拓市場,二者必須加強合作。

  中國前駐德大使梅兆榮提到,當前整個歐洲狀態低迷,可預見未來五至十年都相當困難,德國是出口大國,中國能為其帶來新的商機,因此總理此訪的時機顯得更加重要。

  “德國經驗值得借鑒”,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孟虹分析説,中德合作與中國“十二五”期間推進的節能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新興産業相匹配,“空間巨大”。

  高層互訪頻繁處“蜜月期”

  進入第41個年頭的中德關係,顯得愈發成熟,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外資和技術引進來源國,中德雙向投資逆勢增長。中德貿易多年來一直佔據中國同歐盟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據中方統計,去年中德貿易總額達1611.3億美元,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8.5%。

  “中德貿易額已經達到建交初期的600多倍”,孟虹認為,這是“中德關係處歷史最好時期”的寫照。她介紹,改革開放後中德首先以經濟、教育為基礎進行交流,本世紀以來政治合作廣泛開展。

  2002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到訪德國,中德關係開始進入“蜜月期”。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任內6次訪華,兩國前所未有的頻繁交往令德國媒體連連驚呼。德國總理默克爾2005年上任至今也已6次訪華,中國前總理溫家寶任內亦6次赴德,2011年更是率13位部長與德國啟動政府磋商機制,這是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最高級別的磋商機制。

  自去年8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至今天李克強總理訪德,相隔不到9個月。“中德關係和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關係密切程度可見一斑”,史明德説,這麼短時間內,兩國高層互訪如此頻繁,在我國同歐洲國家關係中並不多見。

  正如外交部副部長宋濤所言,中德兩國領導人互訪頻率最高,對話交流機制最多、最富有成效。儘管默克爾執政初期,中德關係曾因西藏問題出現波折,但總體保持了持續穩定和不斷擴大深化的良好勢頭,在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下,兩國共克時艱,更情深意濃。

  中德合作之旅

  朱鎔基訪德關注科技親自體驗磁懸浮列車

  2000年6月29日至7月2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對德國進行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此訪在中國與歐盟就加入WTO達成協定之後,被視為一次重要的“經貿之旅”。

  訪問中,朱鎔基對德國的高科技項目表現出極大興趣。他專程趕到位於德國拉藤市的磁懸浮列車試驗場,饒有興致地乘坐了22分鐘磁懸浮列車,此外還參觀了歐洲最大的煉銅企業北德煉銅廠,仔細詢問該廠在環保方面的具體措施,包括二氧化硫的排放情況。

  在行駛的專列上和下榻的賓館中,朱鎔基會見了德國巴斯夫公司、魯爾集團公司、拜爾公司、寶馬公司、西門子公司的董事長。值得一提的是,朱鎔基此行還參觀了波茨坦會議紀念館。

  溫家寶任內六訪德國首訪幽默引笑聲掌聲

  2004年5月2日至12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愛爾蘭和歐盟總部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擔任總理後首次訪問歐洲,德國則是首站。

  抵達慕尼黑機場後,溫家寶直奔附近的帕爾梅農莊。當參觀一個牛棚時,因代表團和記者人數眾多,一群牛頓時有些驚恐地縮成一團,溫家寶説:“看來它們見到新客人來,有些緊張了”,在場的人都笑了。在德國經濟部發表有關兩國高技術合作的演講時,突然不知何故,大廳裏的燈全熄滅了。“看來高新技術也有出故障的時候”,溫家寶頓了頓,接著説:“可是,這依然阻擋不了高新技術的向前發展”,黑暗中博得全場熱烈掌聲。

  此後,溫家寶又先後5此訪問德國。

  李克強訪德實現諾言參觀寶馬新能源汽車

  2011年1月6日至9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其間在慕尼黑參觀了寶馬新能源汽車項目。

  寶馬集團董事長諾伯特·雷瑟夫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介紹,2007年1月他曾詢問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什麼時候來德國,李克強當時表示,如果到德國訪問,將參觀寶馬集團。“李克強副總理今天這樣做了,我感到非常高興,他的訪問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諾伯特·雷瑟夫説。

  此次陪同李克強訪問德國的中國企業家達100多人,並同德國簽署了62.5億美元採購合同。

  去年8月30日,時任副總理的李克強在北京中南海會見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時表示,中德關係已成為中歐關繫領跑者。

  熱點關注

  德企發起光伏産品“雙反”調查

  望中歐冷靜協商達成妥協

  李克強訪歐之際,正值中歐圍繞光伏産品的貿易爭端上演之時,專家認為這是此訪必談的問題之一,中德或將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

  去年7月,包括德國光伏巨頭太陽能世界公司(Solar World)在內的一些企業向歐盟提交申訴,要求對中國光伏産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歐盟委員會隨後宣佈立案,這成為中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

  “中國處於光伏産業鏈的中間段。”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生産光伏産品的機械設備85%來自德國,還有絕大多數原料,成品又返銷德國,消費者可獲得價格低廉的産品,可再生能源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德國從中獲益。

  史明德表示,中歐一旦發生貿易戰,將威脅到中國光伏産業200億歐元的銷售額和40多萬個就業崗位,雙方都會受損,他希望中歐冷靜協商,達成妥協。

  中國並購德企被稱“買空”德國

  德媒報道與現實差距大

  史明德提到,當前德國人對中國投資的看法分為兩方面:經濟界對中國投資態度積極,媒體則以“中國入侵”或“買空德國”為標題進行渲染,在德國民眾中製造恐慌。

  “美國人、日本人或者韓國人來德國並購企業,沒有人站出來説什麼,如果是中國人來投資,卻總成為頭條新聞”,史明德反駁表示,中國對德投資剛剛起步,目前僅佔外國對德投資的0.2%,為德國對華投資的10%。

  針對“中國企業往往有政府背景,擔心中國會施加政治影響”的問題,史明德回應表示,中國企業中只有5%是國企,赴德投資的有許多私企,且中國沒有強求任何人合作。和德國打交道已有40年的史明德覺得,中國在德國的形象正在逐步改善,德國人對中國關注更加廣泛,不像過去那樣政治化和片面,但仍與中國的現實有很大差距,德國媒體的報道在“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兩個極端搖擺。

  京華時報記者 商西 綜合中新社報道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