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同事問我:“200塊錢的耳機跟2000塊錢的耳機有多大差別?”當時我的大腦中立刻閃過了幾個影響音質的因素:音樂播放器的性能、音樂是否無損……最後回答説:“大概差一個信仰吧。”
公然談論耳機貴賤好壞,筆者其實也是不想的,畢竟我自己買過的最貴耳機也就500塊錢——其實是499塊錢——而且是幫別人買的。雖説是幫別人買的,但我還是以“煲耳機”這個正當理由體驗了半個月。
煲耳機,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就是用新買的耳機播放一些音樂,使其內部機構(比如振膜)産生微妙變化,達到“天人音合一”的境界。煲耳機堪稱“耳機玄學”中的幼兒啟蒙教材,簡單粗暴地説就是:新耳機沒有二手耳機的音質好。這麼説估計耳機發燒友要開罵了:“自己煲過的,怎麼能叫二手呢?”
關於煲耳機的標準,每個耳機發燒友的説法不盡相同,有説用無損音樂,有説用粉噪音、白噪音,更有集大成者揚言要先用無損音樂煲幾個小時,然後休息幾個小時再用粉噪音煲幾個小時……整個過程堪比食神在精心煲一碗黯然銷魂湯,我等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只有靜靜膜拜的份。
針對這類“耳機玄學”,網上也不乏批判和嘲諷的聲音。比如有個段子是這樣説的:“有位耳機發燒友從上海搬家到廣州,猛然發現耳機音質變好了!究其原因,原來南方電網是以大亞灣核電和兩廣水電為主,音響既有力度,又比較清澈。最近,這名耳機發燒友準備投資建設獨立不並網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高山雪原的天水,將使音響脫胎換骨。但調研報告遭到印度的反對。”
講完段子,咱們回到剛才的那個問題:“200塊錢的耳機跟2000塊錢的耳機有多大差別?”
如果是20元耳機和200元耳機比較,我倒是能説出一二,不過也不敢保證在盲測時能準確分出差異。至於200元耳機和2000元耳機比較,那就更難分了。
在數碼行業的其他領域,比如手機、電腦,十倍的價差所帶來的性能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細微的差別,也可以通過跑分軟體測試有個大致的了解。雖説現在跑分作弊也不是什麼難事,“跑分”一詞近乎貶義,但是對廣大普通用戶來説,第三方的跑分數據依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然而,耳機是個類外。
這種看似單純刺激人聽覺神經的小機器,有著數不清的足以刺激多數人智商的“專業術語”,除了上文提到的“煲耳機”,還有低頻、高頻、中頻、解析度、分離度、通透性、密度、結象、聲場……筆者的高中物理學知識顯然已經不夠用了。市場上的耳機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在耳機發燒友看來,價格的差異是直接跟這些複雜的參數挂鉤的。可惜我們不能像對手機電腦進行跑分測試那樣給耳機來個跑分測試,一款耳機的好壞,唯一的標準就是自己耳朵的感受。
筆者曾有幸在某水果體驗店試戴過一款千元級發燒友耳機。當時店裏人聲鼎沸,完全聽不出音質的優劣。但是筆者時常會在一些同樣喧囂的公共場合遇到佩戴這款耳機的青年,話説你們真的是在欣賞音樂嗎?
在濠梁之辯中,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耳機發燒友想必都是惠子的支持者,他們打著各種技術參數的旗號宣揚自己的“耳機之樂”,面對質疑,只要來一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就能讓自己重回雲淡天高的孤冷地位。同樣,廣大買不起或不願意買千元級耳機的網友也可以戴著幾十塊錢的耳機衝著這些玄學大師們大喊一聲:“子非我,安知我之樂?”
回想十多年前,一款某某磁帶隨身聽附帶的耳機著實令我驚艷了一把,方知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聲音叫“立體”。現如今,也許耳朵已經徹底習慣了立體聲,後續用過的各種耳機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包括上文提到的那款499塊錢的耳機,我的評價也只能是:不賴,還好。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無論是古典、民謠、流行,還是中古、死金,我真正在意的永遠是音樂本身的旋律。
再者説了,你會因為沒有一副好(貴)耳機而錯過一首喜歡的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