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重大節假日,朋友圈就陸續有人曬關於親情的文字、漫畫、視頻和附帶能沾上邊的各種自拍。記得父親節那天,有兩個親戚,我非常確定的知道他們的爸媽都不用微信,不看朋友圈,他們還是複製黏貼了大段文字,向除了他父母以外的整個朋友圈表達對親情的感恩。這讓我匪夷所思。
仔細想想,其實就是這樣,手機逐漸成了我們輸出情感的唯一渠道,也幾乎成了我們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1>手機是不是真的能替代關注和陪伴?
我曾經和朋友並孩子一起吃飯。小孩子肯定聽不懂大人們津津樂道聊的話題,沒等到上菜就表現出煩悶,從而哭鬧,摔碗筷,踢桌腳。每當這個時候孩子的父母往往會使出殺手锏——拿出手機。拿到手機的小孩子馬上就會找到自己熟悉的動畫片、遊戲,安靜下來,父母轉而淡定地繼續和我交談。
這一幕讓我想到動物園的動物,還有我和我家寵物的相處方式,投喂一塊誘餌,換取片刻寧靜。
記得第一次見這種情景時,確實挺驚訝的,因為這招對所有小孩都管用。我甚至見過同事的孩子一歲多拿著手機自如地戳到能看各種動物圖片的app。一個當父親的朋友不以為然:“很容易嘛,我和孩子他媽每天用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小孩很快就學會了。”
年紀越大的人玩起手機來越兇猛。拿我媽來説,我現在和我媽每次電話的結尾句,幾乎都是我在叮囑,別總玩手機。
週末,到燕郊去看爸媽,就在我們一家三口剛落座時,我就聽我媽咔嚓咔嚓給兒子拍了三張照片,緊接著發語音“是呀,禮拜天,孩子都回來了”“北京天氣也很好”“7月吧,7月就回去”就這樣,整個上午她就一直和手機斷斷續續地聊天。
今年過年情況更甚,我們祖孫三代五口在北京過年,我媽幾乎全程都拿著手機,不停地搶紅包,發祝福。除了包餃子這個需要佔用雙手的勞動,讓她休息了一會兒,餃子剛下鍋,她就又從口袋裏掏出了手機。偶爾聊天的話題也都是手機裏剛剛發生的事情,“誰誰發的紅包比較大”“搶了多少錢”“給誰誰發了多少錢”。我特別好奇,一整晚不説話的我媽搶了多少紅包?問她,她竟然回答:其實搶了以後都不好意思就拿著了,還要多加一點還回去。
午夜一過,果斷包一個紅包給她,並且委婉地告訴她,如果明年還這麼過年,那還不如各自出去旅遊好了。
<2>隔山隔海的噓寒問暖是不是真的比眼前的其樂融融更重要?
我還經常看到那些一起吃飯的朋友,坐在桌子的兩頭各自悶聲低頭看手機。
每次約朋友見面,最讓我抓狂的就是還沒寒暄幾句,對方就已經把眼睛瞟向手機。總是在開頭就挑重要的事情先説完。每次都搞的緊張兮兮。
有一次,和一個一年多沒見的女朋友喝茶,期間她竟然接了一個40多分鐘的電話。是她的另一個女朋友失戀,她要安慰她。
所有的這一切都會讓我導出一個結論,就是在他們面前的我不夠好,不夠能吸引他們的注意,讓家人、朋友面對一個活生生的我,卻滿腦子想的還是手機裏的遊戲、剛拍的自拍、社交軟體中其他人的生活點滴。但事實真的我是不夠好嗎?
也許是我們都太希望得到其他人的關愛了,卻害怕和自己相處,這種害怕讓我們時刻關注其他人的生活,讓我們錯過了眼前真切發生的關心、陪伴、歡笑甚至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