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然
70後的秋風鈍秀才,生長在內蒙古,求學于滬上,北人南相。熱愛生活,相信地球是平的,人心是相通的。

小國的璀璨生輝——比利時的鑽石産業

  比利時港口城市安特衛普是世界最大的鑽石交易中心。它佔據全世界鑽石交易量的約80%,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這種閃亮的石頭已經成為整個城市的代表和標誌。全世界27家鑽石交易所中,有四座坐落在這個不大的城市,使得它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鑽石交易所的城市。世界上每10顆未切割的鑽石中就有8顆被送到安特衛普進行加工,世界上80%的鑽石交易都是在這裡。據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WDC)的數據,每年全球有1.3億克拉的鑽石被開採出來,其中84%的原石和將近一半的成品鑽石會流經安特衛普。根據這個城市副市長的説法,鑽石可謂比利時最重要的出口産品之一,它佔據比利時出口額的5%。

  鑽石並非比利時當地所産。1876年起,比利時派軍隊遠赴非洲探險,開始了取得剛果殖民地的行動,1908年剛果以“自由邦”形式成為比利時殖民地。1878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誘迫剛果河(扎伊爾)流域的部落首領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條約。1884年至1885年,英、法、德等15國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定,將劃為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1908年剛果成為比利時殖民地改稱“比屬剛果”。“比屬剛果”位於非洲中部,素有非洲“心臟”之稱,銅、金鋼石等重要戰略物資儲量均居世界前列,並出産鑽石等高價值的礦物,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礦藏。大量鑽石被開採,非洲土著統治者不知道鑽石有何用,被比利時商人以低價買走,這讓比利時迅速成為世界上鑽石加工與交易大國。對殖民地的開發與掠奪成就了比利時的鑽石大國之路。

  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很長一段時間鑽石首飾都相對粗糙,沒有經過精巧的打磨,無法呈現出它蘊藏的內在美。鑽石在技藝精湛的匠人手中如同重獲新生,成為一件真正耀眼奪目的珍寶。比利時鑽石加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465年。15世紀中葉,比利時人LodewykVANBercken發明了用鑽石打磨鑽石的方法。先把邊角料的小鑽變成鑽石粉,利用鑽石具有親油疏水的特性,往裏面加入橄欖油形成膏狀。再把這種混合的膏狀物塗抹在圓形鐵盤上,用牲畜或人力帶動鐵盤高速運轉,然後把鑽石固定在上面與之接觸,不同角度進行操作就可以磨出想要的切面。時至今日,鑽石加工的工藝原理仍然沒有改變。通常情況下,一顆鑽石要經過人工進行兩周的打磨才能呈現出如今標準的57或58個面。比利時鑽石行業大多是家族企業,行業準入門檻很高,而且手藝不外傳。550年間,比利時一代代的切割大師們,以驚人的智慧與執著,不斷將鑽石切割技藝推向新的巔峰。鑽石博物館裏陳列的古老畫卷,記錄著人們使用各種精妙絕倫的工具,切割、打磨這一堅硬無比的石頭的悠長歷史。

  14~15世紀,比利時出現了“金字塔形”的切割方法。16世紀,出現了臺式切工,包括三角六面的“尖盾形”臺式切工。16到17世紀,出現了特別的八邊形切工。17世紀後,人們開始注重“玫瑰花形”切工,如單臺6面的“平花”、兩個臺面12面的“滿花”等。17世紀下半葉,比利時工匠Gidel(吉德爾)發明了32面方形的明亮式切工。19世紀中期,明亮切工發展演變為眾多華麗的切工。20世紀初,比利時切割師MarcelTolkowsky計算出了“理想式切工”,確定鑽石為57個面或58個面。21世紀,89切面“藍色火焰”切工鑽石誕生,成為比利時鑽石業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