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福州洋垃圾服裝 地下市場旺銷

CCTV.com  2009年12月06日 10:1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進入[整點新聞]>>

  

    央視網消息(新聞直播間):本台曾報道過福州市地下服裝市場銷售國外二手舊衣的消息,如今這些洋垃圾服裝店怎麼樣了,記者進行了追蹤調查。

    洋垃圾大多是從國外的醫院停屍房、廢品處理部和垃圾場收集來的,不法分子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從國外走私到國內,經過簡單熨燙等處理後,充當新衣服銷售。

    福建省質監局纖維檢驗所發現,樣品當中有一件衣服的細菌數超過了5600個,另外兩件也都超過了1200個,而普通的新衣服上細菌數只有200個左右。

    據介紹,這些洋垃圾服裝商攜帶的大量細菌一般程序的漂洗燙並不能將其殺滅。

     ********************* 延伸閱讀 *********************

[經濟半小時]誰來管住“洋垃圾”服裝?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開始有一些不法分子從國外走私洋垃圾服裝到國內。2002年,外經貿部、海關總署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發佈了《禁止進口貨物目錄》,其中明確提到,禁止廢舊家電和舊衣物的進口。然而,禁令發出了7年,儘管碣石鎮所在的陸豐市政府和更上一級的汕尾市政府多次對買賣洋垃圾服裝進行嚴厲打擊,但這種現象卻是屢禁不止。為什麼洋垃圾在這裡就像野草一樣難以剷除呢? [觀看完整視頻] 

     [訪談]央視記者暗訪廣東碣石鎮的“洋垃圾”加工業

    在廣東的陸豐碣石鎮有一門很大的生意,經濟規模龐大,參與人數眾多,什麼生意?洋垃圾的倒賣。這個洋垃圾的倒賣政府進行了多次的打擊行動,不但沒有把這顆毒瘤打擊掉,反而形成更為專業的非法經營的産業鏈。前一段《經濟半小時》的記者進行深入調查,《經濟半小時》的執行主編鄢聞余來到央視網演播室做客,談談她的這次調查“洋垃圾”之行。 [觀看完整視頻] 

     [新聞週刊]本週特寫:垃圾上的村莊

    一個擁有三十多萬人口的海邊大鎮,竟然有一萬多戶家庭、數萬人從事舊服裝的翻新販賣,年銷量達到上億件,這就是全國聞名的碣石鎮,一個國際洋垃圾服裝的銷售中心。 [觀看完整視頻]     

上億洋垃圾服裝進入我國

    從碣石出去的服裝無所不在,東莞、深圳的市面上都有得賣,部分賣相好的甚至進了專業服裝市場。而在省外,湖南、四川……幾乎都有買家。好貨進城賣,差貨下鄉賣。

    近年來這些“洋垃圾”服裝搖身一變,打著“外貿服裝”等名號,堂而皇之地登入虛擬的網絡市場,由於款式新穎、獨特,備受年輕人追捧。有網商打出“僅此一件”的口號,銷量頗豐。“一個款式只有一件,很可能就是‘洋垃圾’。即使有斷碼、清理庫存等藉口,也不會出現店裏所有的服裝都只有一個碼的極端情況。

    據估算,碣石鎮的垃圾服裝銷售總量至少上億件。 [點擊閱讀全文] 

********************* 相關評論 *********************

“洋垃圾”為何有恃無恐

    要真正打擊和遏止住危害我國長期發展環境的“洋垃圾”問題,需要儘快從立法角度入手,堵住法律漏洞;同時,地方政府和當地百姓也要轉變觀念,要從為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意識去積極遏止、主動抵制“洋垃圾”,不為眼前蠅頭小利所惑,尋找和創造可持續的綠色經濟增長點,實現科學發展,造福子孫後代。 [點擊閱讀全文]     

倒騰“洋垃圾”旁若無人 誰是“守門人”

    “洋垃圾”可能傳播各種病毒,對公眾的危害顯而易見。為什麼“洋垃圾”得以在一個地區成為一條龍的“支柱産業”?海關和商檢作為第一道關口的失守固然需要追究,但第二、第三乃至更多關口的“守門人”——當地的工商、衛生檢疫、稅務等部門為什麼都對此視而不見呢?到底是職責不清,互相推諉,還是利益捆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點擊閱讀全文]

責編:劉一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