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炒新股被套住了,這是難免的,股市永遠是少數人賺錢。事實上,萬馬電纜後來創出新高,桂林三金也有出逃的機會。”有國內“炒新第一人”之稱的私募基金操盤手銠鈿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在三金藥業和萬馬電纜的“炒新”過程中,他在兩個交易日內贏利超過16%。
以其管理的上億規模資金計算,銠鈿至少賺了1400萬元。
這樣的收益顯然令人羨慕,在股市火爆的情況下,新股上市股價一步到位的情況屢見不鮮。為避免投資者追高被套,深交所、上交所均對此作出了風險提示。
但銠鈿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他從1994年開始炒新股,到2004年專注于炒新股,至今從來沒有虧損過,所以被媒體稱為“炒新第一人”。
“第一人”只做第一股
銠鈿對記者表示,從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剛啟動時的8隻新股開始,到後來的華電國際、中工國際、紫金礦業,以及今年的桂林三金、萬馬電纜,他參與的新股無一虧損。
據銠鈿介紹,7月10日三金藥業、萬馬電纜上市當日,他即以開盤32.5元、22.5元的價格買入,次日以35.9元、26.5元的價格賣出。兩天內收益達16%以上。
但在做完這兩隻股票之後,銠鈿並沒有參與第三隻新股——家潤多的炒作。
“我們只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未必參與。中國有句古話:"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哪有那麼多賺錢的好事?”銠鈿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他一直採取這種“只佔花魁”的策略,如2007年4月參與中信銀行的新股炒作,卻不參與1個月後的交通銀行;2007年10月參與中國神華的炒作,卻不參與1個月後的中國石油。
“中國神華曾造就了"中國神話",當天300億元的成交量及三個漲停板,把市場的人氣提高到極致。但多年的實戰經驗告訴我:暴利之後,便是巨虧。果然,此後中國石油就跌得找不著北。”銠鈿説。
關注兩大介入指標
在實戰中,銠鈿並非每只新股都參與炒作,他也有自己的選股標準。
“比如2004年中小板上市的8隻新股,品種最好的是大族激光,但跌得最多,我們沒有參與;還有一個是品種最差的江蘇瓊花,現在戴ST了,但當時是我們的重倉股。為什麼選擇江蘇瓊花?因為當輿論氛圍一致看好時,可能就該反向操作了。江蘇瓊花的題材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事後證明它有10%~20%的利潤,而其餘的股票基本虧損20%以上。”
銠鈿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他在本月中“炒新”時,也將資金重點投向了萬馬電纜,原因是三金藥業所在的醫藥板塊前期炒作已經過熱。
在“炒新”實踐中,銠鈿總結了一套選股原則:每年上市的第一股;上市公司有特殊或尚未被市場挖掘的題材;行業具有壟斷性;基本面獨特;地域優勢明顯;符合當前市場熱點;大股東實力強;股本結構獨特;有高送轉預期等等。
對於買入的時機,銠鈿表示,要對市場面、心理面、主力面進行分析,如果大盤強勢,可大膽重倉追漲;如果大盤急跌,可控制倉位適量買入。
具體説,如果新股上市前一天大盤暴跌,可考慮集合競價買入;如果大盤在主跌階段,新股首日往往高開低走;如果大盤處於階段性頂部,新股會高開高走;如果大盤在底部區域,新股往往低開高走;如果大盤處於上升階段初期,新股往往平開高走。後三種情況,投資者可關注兩大介入指標:一是集合競價換手率大於7%;二是5分鐘換手率大於25%。
銠鈿還強調説,在短線炒新股時,應該把70%的精力用在如何賣出上。
“在5個交易日內,不管輸贏,我一定離場。”銠鈿表示,所謂“新股”就是首發上市後1~8個交易日的股票,投資者應在此期間儘快獲利了結。事實上,銠鈿炒新股時一般只持有兩天,包括這次炒作桂林三金和萬馬電纜。
為何選擇次日賣出?銠鈿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因為前兩天關注者最多,市場流動性非常好,便於大資金進出,股價變動也最頻繁,是最“肥”的一段行情。
銠鈿進一步解釋道:“新股沒有均線、沒有指標,所以沒法看技術面。從這個意義上講,炒新股是最頂級的博弈,要講智慧、講膽識、講魄力。”
銠鈿還強調,“炒新”一定要有止損概念,“以自己買入成本的7%作為止損點,跌破止損價馬上拋售。”
下半年備戰創業板
談到後市的操作,銠鈿表示他仍將以炒新股為主,而對打新股和“老股”不感興趣。“我們不打新股,打新股是靠運氣,沒什麼意思,我們只靠二級市場博弈。”銠鈿這樣給自己定位。
此外,銠鈿對市場上的“老股”也持排斥態度。“我們不是不做老股,做老股太簡單了,就是追一些主題熱點。但是老股多是臭魚爛蝦,裏面很多莊股,你總能發現"對手盤",那些主力資金一但發現有異常,就會跟你反著做,所以即使你判斷正確,也不一定能賺錢。”
在他看來,大盤近日處於主升浪,市場交易活躍,老股漲得也不錯,但隨著盤整期的到來,在市場無熱點的時候,新股的魅力就顯現出來了。
“新股不一樣,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只要你判斷正確,就能賺錢。而且新股的基本面一般不會突然發生變化。由於新股首日定位的不確定性和沒有漲跌幅限制,就有了單日暴漲的機會。”因此,銠鈿從來不敢重倉一隻老股票,但經常敢於100%買入一隻新股票。
銠鈿認為,下半年的暴利機會在新股和創業板。特別是創業板,預計第一批會有10~20隻新股上市,情形類似于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的開啟。
“創業板就像河豚,味道鮮美,獲利機會多。”銠鈿説,“當然河豚也有毒,創業板的個股有退市風險,但如果我們8個交易日就離場,炒一個跑一個,那樣風險就小了。”
雖然銠鈿表示一定會參與創業板新股的炒作,但炒哪只股票還需要仔細篩選。
“沒有題材的新股是炒不起來的。”銠鈿表示,新股或創業板開閘後,投資者要精選個股,“今年就是印鈔票,吹泡泡。資源類、新能源類的新股機會更大。”
對於中國建築、成渝高速,銠鈿表示不感興趣。“什麼時候你發現建築行業是增長行業呢?也就是近1年的4萬億投資讓水泥等行業漲了漲。這兩隻股票味同嚼蠟,不是我們博弈的品種。”(記者王豪)
相關鏈結:
責編:彭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