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網站涉嫌利用政府信息牟利
實習生 張春曉 本報記者 王亦君
“企業信息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掌握的,屬於政府信息,不應當被商業網站名索網用來開展付費查詢業務。”近日,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東將名索網所屬公司——華源潤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名索網返還93元查詢費。
政府信息成為商品?
據陳東介紹,由於工作需要,近幾年,他經常需要查詢一些企業信息。2006年初,他以律師身份到北京市工商局查詢某企業的工商信息,當時信息查詢中心的工作人員告知他,可以上一個叫“名索網”(www.mingsuo.com)的網站查詢,同時給了他一份蓋有北京市工商局公章的紅頭文件,文件上指定企業信息要上名索網查詢。
“我以付費的方式從名索網上查詢到了企業的很多信息,那時從北京市工商局及各區縣的分局查詢工商信息,同樣需要付查詢費,兩者費用相當。後來北京市工商局把信息查詢中心搬遷到石景山區,路程很遠,很不方便,於是,通過名索網成為我查詢企業信息的主要方式。2006年到2008年間,我買過名索網的幾張充值卡,花了幾百元錢。
事情隨著去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發生改變。《條例》第2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第27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行政機關不得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成本費用的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
“我覺得名索網提供收費查詢的實質是把政府信息當作商品買賣,只要付費就能查詢,存在明顯的法律障礙。”於是,陳東去年12月提起訴訟。
陳東提供給中國青年報記者一份去年12月17日,他在名索網付費93元完成賬戶充值後,查詢到的一份名為“綜合報告1”的企業綜合信息。這份《企業綜合信息報告1》共有六部分:企業基本信息,包括網址、傳真、電話、郵編、主營地址、從業人數;企業註冊信息,包括註冊號、企業類型、登記區縣、代表人(負責人)、註冊資本、企業類別、成立日期、經營期限、住所、經營範圍;企業主要人員信息,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國別地區、職務、證件號碼、任職期限;企業投資方信息,包括合營方名稱、合營方註冊號、合營方出資額、法定代表人姓名、國別地區;外資企業入資情況信息,包括中方應入資額、外方應入資額、中方實入資額、外方實入資額、入資日期、中方出資方式、外方出資方式;企業分支機構信息,包括企業名稱、新企業註冊號、負責人地址。
“如此詳細的企業信息只能由工商行政部門掌握,名索網怎麼會擁有這些?”於是,他諮詢了名索網相關人員。
陳東提供給本報記者一份今年3月23日,他與名索網銷售部工作人員通電話的錄音材料,工作人員説,名索網提供的企業綜合信息全部來源於北京市工商局,保證真實、權威。這位工作人員還向陳東介紹了企業信息的不同形式,北京市工商局獲取全市企業的工商登記信息後,建立起企業信息的“內檔”和“機讀檔”,內檔類似于原始檔案,機讀檔則是在原始檔案的基礎上加工整理後形成的電子文檔,並適時更新,名索網提供的企業信息來源於北京市工商局的機讀檔。
除了諮詢企業註冊信息的來源,陳東還向名索網客服人員諮詢了收費標準。在陳東提供給本報記者的他與名索網第29號在線客服人員聊天的記錄中,該客服人員介紹,付費查詢企業的綜合信息可提供“綜合報告1”和“綜合報告2”兩種內容。“報告1”除了包括企業註冊信息,還有企業法人代表、股東、董事信息,“報告2”則包含了“報告1”中的所有內容,另外增加了企業變更、年檢信息的內容。
至於查詢費用,“報告1”為普通會員25元、VIP會員15元;“報告2”為普通會員50元、VIP會員30元;一次性給賬戶充值3000元,可以升級成為VIP會員,VIP會員又可以分為3000元、5000元、1萬元三個檔次,分別享受不同比例的優惠。一次性充值5000元的賬戶費,可以送1000元,而一次性充值1萬元的賬戶費,可以送5000元,而且使用時間沒有限制。賬戶費使用完以後再充值,收費標準也是按照原來的會員級別享受不同待遇。
4月23日,此案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陳東提出,名索網開展收費查詢的企業綜合信息來源於北京市工商局,這些信息屬於政府信息,企業不能拿來牟利。華源公司的代理律師朱慧芳稱,這些信息是名索網從網絡上一點一點蒐集來的,公司付出了勞動,要想進行信息查詢,就該收費。
朱慧芳律師日前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名索網的信息並非直接來源於北京市工商局,他們可能和一些登載有企業工商信息的網站有合作,“綜合信息只是名索網起的名稱而已,他們的工作人員對信息進行了內部的編輯和分類,這些信息都是政府部門可以公開的信息。”
陳東對朱慧芳的這一説法表示不能接受,根據自己的經歷,在名索網上,只要付費,就能查詢到企業股東、董事、監事的情況,甚至包括身份證號碼、護照號碼、各個股東出資比例等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企業信息,“這些信息不屬於政府部門可以公開的信息,普通公民通過工商部門是查不到的,除非公檢法機關。”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