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仍問“姓社姓資”的年代,他挂靠國營單位創業,成為身價千萬的“電梯大王”
◎當他準備大幹一場時,一紙行政命令讓他一無所有,由此走上13年的漫漫訴訟路
◎幫他打贏行政訴訟官司的律師執意退出,稱牽涉太多利益部門,鉅額索賠幾乎不可能
廢棄十多年的電梯生産廠房已荒草叢生,面對此情此景,陳錦洪無限淒涼。楊大正攝
兩鬢斑白的陳錦洪一大早便趕到了佛山市中院,當時法庭還未開門。在聽證過程中,陳錦洪顯得很激動,顧不上辯護律師的勸告,多次要求發言講述自己所蒙受的不白之冤。
在被法官多次打斷後,陳錦洪最後仍然搶着説了一句———“今天,我很欣慰也很激動,相信法律會還自己一個公道。”
而經歷了13年馬拉松式的民告官案的陳錦洪,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為了打官司,他甚至把留給小女兒的學費也花光了,當時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讀大二的小女兒大哭大鬧了一場後,不得不選擇輟學,差點服毒自殺。
“小女兒雖然在佛山打工,但是已經形同陌路,不再搭理我了。”
紅帽子企業家的財富驚夢
相關閱讀:
中國"民告官第一案"啟動重審 索賠國家賠償1.6億
解讀20年“民告官”三大角色之變
改革開放30年:我國法律逐漸支持民告官
在上世紀80年代末,雖然改革開放逐步開啟了市場化的進程,但當時《公司法》尚未出臺,仍然不允許個人辦企業,權宜之計是找一個國營單位來挂靠,通過戴上這頂“紅帽子”,搖身一變成為集體企業。
6月23日,陳錦洪的代理律師從廣州來佛山了解案情,陳錦洪騎着那臺破舊的女式摩托車去接他。
現在,摩托車已成為陳錦洪最值錢的家當之一。20年前,騎摩托對擁有多臺豪華車的他來説形同笑話,那時的陳錦洪,是佛山家喻戶曉的“電梯大王”,擁有家産過千萬。
1980年代初,還在佛山市第一建築公司當工人的陳錦洪,敏銳地嗅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商機。他和妻子果斷辭掉“鐵飯碗”,組織了一支小小工程隊,搞起裝飾工程。
在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甜頭後,陳錦洪決定追求更大的財富夢想———成立裝飾公司。
面對政策限制,陳錦洪的策略是借雞生蛋,自己出資20萬成立了“佛山市興業裝飾公司”,並找到了佛山市商辦工業開發服務公司進行挂靠。雙方約定:商辦工業服務公司只出具資信證明,不出錢也不派人管理,陳錦洪獨資經營興業公司,必須自負盈虧,同時按照每年的經營利潤向其繳納管理費。1989年,因為隸屬關係,佛山市經委代替商辦公司成為了興業裝飾公司的主管部門。
實際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名為公有實為私有的“紅帽子”企業全國遍地開花,成為中國經濟的別樣風景,包括知名的萬科、科龍、海爾等企業。“紅帽子”催生了中國改革開放後最初的“私營企業”,也讓這些私營企業主免於考慮政治安全,一心一意謀發展、搞經營,還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相對好的外部環境。
隨着中國民營經濟一路高歌猛進,陳錦洪率領着他的創業團隊也越做越大———1987年10月,興業裝飾公司投入自有資金98萬元,組建了佛山市興業(國際)電梯冷氣工程公司。1988年他又投入資金150萬元,組建了佛山市興業集團。這兩家公司成立時都挂靠在佛山市經委旗下。
“當時公司有近2000員工,來自全國各地,公司還招來了好幾個國內外知名院校機械專業電梯研究的碩士生。”陳錦洪至今仍能清楚地回憶起那段點石成金的風光歲月。
招攬優秀人才加盟、引進境外先進技術、引進外資……陳錦洪在電梯業做得有聲有色,成為了國內外知名的“電梯大王”。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