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四川經濟正澎湃著強大的綠色發展動力

中國新聞來源:四川日報 2017年07月27日 14:4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生活: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環境問題關係民生大計,生態質量凸顯幸福指數。

  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社會越發展越進步,人們對綠色、環保、生態的渴望越強烈。

  把綠色發展作為四川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四川省委強調,要堅持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培育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共同建設生態文明美麗家園。

  這是順應時代發展之舉,是順應民生需求之舉,也必將從根本上凝聚起推動綠色發展最廣泛的共識,匯聚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綠色動力。

  共建方能共享。全民參與,大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小到每一個自然人。

  新理念引領綠色新生活。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不久前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明辦在四川省發起倡議,針對餐桌浪費、包裝過度、極少數人生活奢侈等現象,集中在各級單位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等,引導崇尚自然簡約生活方式。

  推廣垃圾分類,成都市教育局、市城管委近日聯合印發《成都市中小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並分步實施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在全市中小學校生活垃圾全部實現分類收集與處理。

  新思路創造綠色新生活。變廢為寶,做好資源循環利用。在車庫頂上種菜,一年“消化”上千斤廚余垃圾,是成都市肖家河街道興蓉南一巷7號院的“綠色新生活”。“廚余垃圾堆肥做肥料,垃圾房乾淨了,種的菜天然又健康。”居民梅全太是小區農耕隊的隊長,2014年試水運行至今,小區23戶陸續加入,垃圾分類逐漸推開,菜園也搞得有聲有色。

  新模式刷新綠色新生活。悄然走紅的共享單車,改變了很多四川人的出行方式。僅半年多時間,成都已擁有50余萬輛共享單車,註冊超過460萬人,日均騎行300萬次。公開資料顯示,成都共享單車騎行次數和時間等均居全國城市第一。在此背景下,成都市一季度汽車尾氣減排量創下近年新高。

  “共享經濟”模式還在擴容。共享單車外,共享汽車、共享雨傘等一大批新事物在四川涌現。月初,四川省直機關啟動新能源汽車自助分時租賃應用試點,推廣共享新能源汽車。首批試點有約20家單位,各點位設置6-10個充電樁,配備3-5輛電動汽車,為機關工作人員提供電動汽車自助分時租賃和自有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試點單位間,電動汽車可實現互聯互通。

  新技術服務綠色新生活。推廣垃圾分類,瀘州著力智慧化探索。近日,瀘州市龍馬潭區城管局引入一套智慧垃圾分類設備系統,包含4個分類可回收箱體、2個分類箱體和一台垃圾袋發放機。“居民手持垃圾投放智慧卡,在箱體前輕輕一刷,正確投放相應垃圾,智慧卡會自動進行積分,通過積分可以換取獎勵。”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他們外出學習的新模式,希望今年打造4個智慧化精品示範小區,之後向全市推廣。

  新消費助推綠色新生活。清潔、便利、花錢少,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購汽車時更青睞新能源。而這種綠色消費新勢力,也正在深刻影響行業生産和發展。四川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去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産量已達1.45萬輛,産值達100億元。今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2萬輛,産值突破200億元。

  綠色發展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更是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從每一件小事抓起,把綠色低碳理念滲透進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營造綠色發展社會風尚,四川勢已成,風正勁。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非一朝一夕之力,卻功在當代、利在韆鞦。建設一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四川,四川人共同的願景與行動,將匯聚為加速邁進生態文明社會的強大動力。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