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高宇婷)當地時間1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范蕾認為,從秘魯總統庫琴斯基訪華行程以及秘魯對APEC的立場和期待來看,優先國內經濟增長、兼顧融入式社會政策,是秘魯新一屆政府的首要考慮。因此,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拓展中秘未來合作空間大有可為。雙方一致認為,現在中秘兩國關係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從2008年中秘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到之後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的合作在政治、文化、經濟上都有體現。
范蕾説:“比如政治活動互信,在國際場合中相互支持,包括領導人互訪等。庫琴斯基上臺後曾首訪中國,習主席此次訪問秘魯,雙方政治互信會繼續增強。”
經貿領域方面,中國是秘魯全球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也是秘魯的重要投資來源國。
范蕾説:“從雙邊貿易額來講,已經比較可觀,未來發展前景也比較好。此次習主席出訪秘魯,雙方經貿協議會有進一步提升。一個是自由貿易協定的提升,另一個是雙方會在有共同期待的領域展開闔作,並且會有一些協議。”
范蕾表示,作為東道國,秘魯對本次峰會評價正面、態度積極、充滿期待。此次雙方在經貿關係升級的前提下,很有可能會確立中秘關係發展行動綱領,構建中秘關係發展的制度框架,為中秘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注入新內涵。
2015年李克強總理訪問秘魯時,中秘雙方建立年度經濟合作戰略對話機制,開啟經濟合作新階段。目前,該機制框架下的早期項目清單正在商談過程中,雙方在工業園、水電站、港口、交通運輸和公共安全基礎設施等方面供需思路相契合,前景樂觀。
范蕾還建議,要積極推動中國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參與秘魯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行業發展。除此之外,在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雙方亦有良好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