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繼續長征特別報道。紅軍長征輾轉各種崎嶇小路,最終迎來了中國革命的光明大路。《大路説長征》,紅軍戰士大路,帶領大家重返長征現場,探尋長征勝利的深層原因。
其實在長征開始之初,中央紅軍的目標並不是陜北,而是湘西。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中央紅軍改變原計劃,走向陜北呢?
大家好,我是紅軍戰士大路,大路説長征,説説長征為什麼能贏。
1934年11月28日,紅軍總司令朱德給中央紅軍各部隊發出了渡過湘江,並堅決擊潰敵人各方進攻的戰鬥命令。
説起湘江,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它在湖南,因為“湘”是湖南省的簡稱。但事實上湘江源頭和上遊都在廣西境內,湘江戰役就發生在這片地區。
來看這幅戰役圖,你發現沒有,當時紅軍多個兵團的兵力在湘江東岸幾乎圍成了一個幾十里長的通道,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央紅軍的非戰鬥人員,也就是軍委縱隊免遭敵人襲擊、順利過江。但是,軍委縱隊負重太多,就連印刷機、X光機都拆了背在了身上。他們走得太慢了,慢得一天一夜只走了二十公里,慢得讓這條安全通道在那靜靜地等了整整三天。
通道的裏面,是碧波舒緩的寂靜江水,通道的外面,是日夜不斷的密集火網。要知道,當時敵人的兵力是中央紅軍的5倍啊。
雖然陣地已成一片焦土,但是紅軍依然在頑強作戰,指戰員們在用最後一口氣和最後一顆子彈禦敵于過江通道之外。
主帥無謀,累死三軍。湘江戰役之後,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可以説,這場慘敗,讓紅軍指戰員對博古和李德奉行“左傾”教條主義越發不滿,他們不得不做出改變。
於是,在後來的通道會議和黎平會議上,中央紅軍究竟向何處去,成了爭執的焦點。博古和李德認為,長征出發前定下的計劃是到湘西跟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所以堅持要執行原計劃。但是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則認為,湘江一戰戰鬥力損失大半,敵人又已經在前往湘西的路上設下重兵,如果不改變路線,那誰都無法保證中央紅軍的前景。説白了,這是一場保守與突破的爭執。
經過激烈交鋒,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終於改變了中央紅軍的走向,決定西進貴州。
而在此後的長征中,中央紅軍的去向還經歷了多次調整:遵義會議,決定北上渡過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並且解除了博古中央總負責人的職務;兩河口會議,決定繼續北上創造川陜甘蘇區根據地。
如果説,中央紅軍的決策改變是頂層設計的改變,那麼紅25軍的行動調整,就是典型的基層探索。紅25軍原屬紅四方面軍,他們于1934年11月獨自開始長征。
他們先是吸引敵人,以減輕紅軍主力部隊的壓力;後來又主動在西蘭公路兩側以接連不斷的戰鬥,等待黨中央和主力紅軍整整十八天;最後他們又自己決定前往陜西延川,跟紅26軍、27軍會合。
這一個個決定,都是在紅25軍與中央失去聯絡的情況下做出的,這使得他們成為中央紅軍的開路先鋒,併為紅軍乃至中國革命最終能在陜北立足,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到這可以看出,中央紅軍在湘江慘敗之後,逐漸表現出極強的靈活性,方向不對就調整方向,路線錯誤就調整路線。而整個紅軍在北上抗日這個戰略目標的指引下,以對中國革命的忠誠,步步為營,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他們不僅有精彩的頂層設計,也有積極的基層探索。甚至可以説,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完美結合才成就了長征的最終勝利。
到今天為止,我們的特別節目《大路説長征》就全部播完了。節目聚焦了長征路上的人才政策、民族政策、革命的理想信念、隊伍的凝聚力,以及決策的實事求是。雖然這些並非長征勝利的全部原因,但是它們無疑是長征路上熠熠生輝的光彩篇章。長征,在絕路中開拓生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紅軍為什麼能迸發出那樣的創造性和先進性呢?説到底,因為不突破就無路可走的強烈危機感。今天的中國,改革任務的艱巨,不亞於戰場突圍;國際競爭的激烈,也絲毫不比部隊急行軍遜色。所以我們依然需要那種危機感,需要那種為了理想信念、為了人民的利益,不畏犧牲、一往無前的長征精神。(文:曹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