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新聞頻道 來源:中國網 2016年09月08日 17:4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讀懂習近平G20杭州峰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歡迎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的外方代表團團長及所有嘉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初秋九月,杭州迎來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其內容飽滿,切中時弊、高瞻遠矚,向世界傳遞出中國聲音、中國主張,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開創全球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貢獻“中國智慧”。

  關鍵詞:直面問題

  堅定信心、增強定力,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近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增大以及同世界的合作不斷加深,中國經濟走向受到外界關注。比如,中國經濟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增長?中國能否把改革開放推進下去?中國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很多人都想知道,中國經濟能否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曙光。

  的確,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中正面臨著一些問題,但是並非解決不了,很多正在陸續解決中。“行勝於言。中國用實際行動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9月3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作主旨演講時強有力地回應。

  今年年初,中國出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強調要牢固樹立和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7月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就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給出了最新判斷:當前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符合預期和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

  這一判斷有著充分且客觀的數據支撐。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7%,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産總值的貢獻率達到73.4%,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到國內生産總值的54.1%,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中國經濟基本面和社會大局基本穩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的進展。

  習近平指出,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將通過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拓更好發展前景、通過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釋放更強增長動力、通過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通過堅定不移推進公平共享增進更多民眾福祉、通過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實現更廣互利共贏。這些改革發展舉措使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關鍵詞:共尋答案

  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習近平提出,要對世界經濟把準脈、開好方。整體來看,當前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正處於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表現為,上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提供的動能面臨消退,新一輪增長動能尚在孕育。此外,一些不利因素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多邊貿易體制發展面臨瓶頸、區域貿易安排叢生導致規則碎片化;地緣政治因素錯綜複雜,政治安全衝突和動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地區熱點和全球性挑戰依然存在。

  如何讓世界經濟繁榮穩定發展,習近平給出了“中國方案”。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集團成員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等,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創新發展方式,從根本上尋找世界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之道,緊緊抓住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新要素新業態帶來的新機遇,挖掘增長動能;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構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構建開放透明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治理格局、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夯實機制保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保護主義,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釋放更多有效需求,夯實共贏基礎。

  “二十國集團成員需要通過各自行動和集體合力,直面問題,共尋答案,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讓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積極建議。

  關鍵詞:各國期待

  各國期待、使命重大,二十國集團有必要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

  8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二十國集團臨危受命,把正在滑向懸崖的世界經濟拉回到穩定和復蘇軌道。8年後的今天,世界經濟又走到一個關鍵當口。

  二十國集團成員涵蓋面廣,代表性強,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國土面積佔全球的60%,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的90%,貿易額佔全球的80%。上述數據可以説明一個問題,二十國集團聚集了世界主要經濟體,其影響和作用舉足輕重,同時,也身處應對風險挑戰、開拓增長空間的最前沿。

  在習近平看來,二十國集團不僅屬於二十個成員,也屬於全世界。的確,二十國集團的發展固然關乎所有成員切身利益,但也牽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未來,其所作出的決定事關能否有效應對當今世界諸多挑戰,關乎如何塑造世界經濟未來。充分發揮好二十國集團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的作用,其意義深遠而持久!此次G20杭州峰會的目標之一,就是推動二十國集團進一步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從側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長期政策並重轉型。

  二十國集團創始精神是主要經濟體平等合作並共同採取行動。在世界經濟版圖持續變化和全球增長動力大轉型的重要時刻,二十國集團應繼續聚焦世界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緊迫的挑戰,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攜手行動,為世界經濟增長傳遞信心,提供動力,增進合作,促進普遍繁榮,造福各國人民。

  關鍵詞:合作共贏

  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理念

  合作共贏,就是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就是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與世隔絕的孤島。同為地球村居民,我們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習近平在G20杭州峰會上又一次提到了“命運共同體”。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命運共同體”不斷進行闡釋,這是向世界傳遞對人類文明走向的中國判斷,是智者的思慮,是時代的命題。“命運共同體”把握了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力求在國與國關係中尋找最大公約數。

  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這樣説道,“中國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願意以自己的發展為國際發展作出貢獻。”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中國倡導創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已經開始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夥伴精神是二十國集團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選擇。習近平強調,“我們應該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平等為基礎,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新現實,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合作為動力,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共享為目標,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

  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共同朝著和平與發展的目標邁進。中國主張各國人民同心協力,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編輯:孫潔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