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G20杭州峰會釋放中國經濟六大政策信號

國際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6年09月06日 16: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中新社杭州9月6日電 (記者 周銳)作為東道主,中國在G20杭州峰會所提供的全球治理方案備受關注,而G20也成為各方觀察中國經濟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

  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到多位財經高官的發言,一系列政策信號的釋放將讓各方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更為穩定。

  推進“一帶一路”:注重利益共享

  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開幕式上,習近平表示,他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峰會期間,他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等多國元首會談中,也都將“一帶一路”作為重要議題。

  “一帶一路”的紅利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亞投行行長金立群透露,亞投行董事會6月批准了首批4個基礎設施貸款項目,分別來自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貸款總額為5億美元。多邊開發銀行聯合融資推進基礎設施項目或將在未來成為常態。

  9月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閉幕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會見中外記者。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大刀闊斧去産能:説到就會做到

  作為供給側改革的一塊硬骨頭,中國去産能任務艱巨。國家發改委透露,截至7月底,煤炭去産能完成全年任務的38%,鋼鐵完成47%。

  習近平表示,中國在去産能方面,力度最大,舉措最實,説到就會做到。這意味著,下一步,中國將採取多種措施力推去産能。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透露,中國正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建立破産審判庭,這是依法化解産能過剩的重要手段。

  外商投資鬆綁:打造開放新高地

  本次會議,習近平對全球治理提出了“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的政策建議,而中國也&&放寬外商投資準入。

  中國日前通過“外資三法”的修訂草案,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這是中國外商投資管理體制重大變革,是提升外商投資環境、促進投資便利化的一個具體表現。

  9月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開幕。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擴容SDR産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一年前,中國央行實施人民幣匯改。習近平表示,在有序開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中國將繼續推動人民幣走出去,提高金融業國際化水平。

  此次峰會召開前,世界銀行在中國成功發行了首只以人民幣結算的SDR(特別提款權)債券,發行規模為5億SDR,期限為3年,結算貨幣為人民幣。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今後中國將為SDR債券和其他以SDR計價的金融産品發行創造更好條件。

  保持穩健貨幣:平衡多方面目標

  在新常態下,分化成為中國經濟的顯著特徵。資本流動變化、經濟增速調整、杠桿率上升等新情況對貨幣政策提出了不同要求。

  對此,易綱明確:中國目前仍然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易綱同時指出,在複雜形勢下貨幣政策將考慮三方面目標:其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其二是發揮信貸政策作用;其三是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適度良好的環境。

  金融助力環保:綠色投融資鋪開

  習近平曾多次説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部署大氣、水、土壤三大治污戰役同時,中國未來將利用金融工具助力環保。

  今年G20首次討論綠色金融議題,成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此舉被認為將支持全球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中國多部委也聯合發佈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國的綠色金融體系框架。

  中國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表示,目前中國環境治理任務繁重,環保投資需求巨大,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正當其時。(完)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