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美術,是世界文化的共通語言。人類的藝術感受力,常常跨越膚色、地域與話語的阻隔,相通相容。
在昨天,在當下,在未來,《美術的杭州》依然散發出獨特的思想性和前瞻性。接著,良渚文明、西湖畫韻、浙派文脈、國美傳薪、石窟絕唱、金石印學等交相輝映,構成了杭州“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之美術呈現。
從杭州出發,揚美術之光。9月4日,是G20杭州峰會召開的日子,舉世矚目全球經濟等諸多熱點,杭州也由此成為世界的焦點。在此,我們從見證實錄和反映經濟發展的文化樣式——美術的中國元素與中西融合切入,為讀者呈現高舉傳承與融合大旗的——“世界的杭州”。
今天,我們來看看“世界的杭州”——金石之振。
百年西泠,架起聯結中西的橋梁
百年名社西泠印社自建社之初,即立“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這八個字指向兩個範疇:第一是“金石”,第二是“印學”。金石為其大端,西泠印社在最初的十年二十年之間,曾經多次主辦“金石家書畫展”,規模巨大。定位為“金石家”的書畫展覽,當然必定不是普通的書畫家展覽。而關於“金石家”的身份認定,本來應當是青銅器研究專家、古器物學家、古文字學家、古文辭學家、石刻碑版考訂研究家、古物目錄版本學家、古文物書畫鑒定家、古文獻學家、考古學家、古物收藏家……有他們這樣身份與修為的書畫作品,才是“金石家書畫展”的本義與主體。
吾社第二任社長馬衡著有中國近代第一部金石學的奠基之作《中國金石學概要》,對“金石學”學術框架有過系統而週到的闡釋。早期的吳昌碩、丁輔之、王福庵以下,都善篆刻鐵筆,又都習慣以金石學中人自居,視篆刻藝術為金石學術,以篆刻家視為金石家。
金石篆刻本是一個融匯綜合的大範圍,但初創的西泠印社從一起步,就把“金石”與“印學”(篆刻)作為兩個“點”並列提出。這就是説,“金石”與“篆刻”是兩個既互相並行又可互相包容的領域。西泠印社在最初的宗旨確立時,即已確定了金石文化的大致模式。僅僅把它看作是篆刻一技,“以篆刻自囿”並據此來定義印社,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起步伊始,西泠印社就在國際化方面邁出了珍貴的一步。1904年籌備成立印社之初,就有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廬、長尾甲應吳昌碩邀參與活動,在孤山雅集中甚是活躍。據考證,第一篇《西泠印社記》文筆精妙,作為社史最重要文獻,竟是出自於日本社員河井荃廬之手。想明治以降日本雖鼓吹“脫亞入歐”,但在文化上,日本向來是以中國為師,西泠印社的第一篇《社記》竟由日本社員操觚執筆,謂為西泠群賢的胸襟博大,又得謂西泠印社建社之初在海外交流上早佔先機,恐不為過。此外,本“保存金石”之本義,1921年秋西泠印社緊急發動社員義賣義捐,集60余名家之力,贖回將流失海外的“浙江第一石”《漢三老諱字忌日碑》並在孤山設“漢三老石室”庋藏之,更是百年西泠史上提倡金石文化最輝煌的一頁。
1923年9月1日,日本東京發生關東大地震,死傷慘重。以西泠印社為核心,聯合上海書畫諸社團在滬上發起募捐賑災義賣活動,有收藏印譜、對聯扇面、繪畫書法、拓片題跋……所得大筆款項,由王一亭等攜往東京,此一義舉在當時名震四海。一則表明藝人們慈悲為懷、藝術無國界;二則體現出了傳統精髓的“仁心”,不作狹隘的恩怨情仇而是不計前嫌扶困濟厄,足見大國風範,更可謂是中國書畫界也是西泠印社在海外交流中古來唯一的最重要記錄。
抗戰八年,苦撐待變;手無縛雞之力的西泠諸賢高風亮節,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西泠印社也迎來了振興的新時代,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中日民間外交尤其是書法外交熱心互敬,方興未艾。日本民間書法界頻頻組織書法代表團訪問中國,因兩國並無國交,於是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為窗口,以在滬、京、杭、粵、蘇成立“書法篆刻研究會”來從容應對之。北京有中國書法研究社,上海有書法篆刻研究會,江蘇南京成立書法印章研究會,廣東有書法篆刻學社。唯有浙江杭州,不再新成立社團,而是以西泠印社這百年名社應對之。日本書法家代表團到訪杭州,西泠印社在孤山設雅集筆會,社中專家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阮性山、韓登安等均潑墨揮毫、歡晤座談于觀樂樓題襟館,目前社史老照片中,即有現場陸維釗先生揮毫之特寫英姿,足為憑證。
至於1963年中國書法代表團訪日,受到熱烈歡迎,代表團中即有時任西泠印社副社長潘天壽,他回國後開始籌備開創中國高等書法教育,同年,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科成立,陸維釗任科主任;知吾西泠印社于當代大學開設書法專業,並通過海外交流,産生並提供珍貴契機,側面作用非淺。潘天壽先生若不是在西泠印社從馬一浮、張宗祥諸先生遊,受到足夠的書法專業活動薰染;又以書法篆刻家訪日所觀所感;僅靠浙江美院的中國畫教學而視書法為輔助,未必會有此首次創辦書法專業教學機制的大決心。
“保存金石”在印學研究中逢生
自1979七十五週年社慶、1983年西泠印社八十大慶為轉捩點,沙孟海先生出任社長後,開始對打造“國際印學研究中心”作了詳細部署,指出了百年西泠新的前進方向。而在其中,特別提到了金石學在印社的地位。並且,在西泠印社慶典上,發表了關於“金石”與“篆刻”之間辯證關係的新見解,這是西泠印社提倡金石文化進入一個新階段的又一標誌。 而且,沙孟海先生與弟子們提起:
西泠印社創社初期設立的宗旨“研究印學”,應該體現在今天打造“國際印學研究中心”的目標上;但“保存金石”一項,因為已經有各大博物館文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存在,而且又有《文物法》限制,已經不需要西泠印社這樣的篆刻藝術社團來擔其責。
記得他曾經問過我,你們年輕人是怎麼看的?是因為情勢所迫,不需要或者放棄“保存金石”的這上半部分宗旨?還是可能另辟蹊徑另有辦法?當時我還年輕,又未參與印社社務運營管理,沒有切身感受,當然也回答不出來。
2002年開始參與籌備次年的百年社慶,要提出未來的治社方略,於是對“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這八字宗旨進行反復斟酌思考,沙孟老關於“保存金石”在新時期下已難有作為的擔憂與感嘆,是否還有可解?
在新時期以來,“保存”並不只是在庫房裏收藏文物的概念;對一種物質、形態、技藝的傳承與保存,也是“保存”的本意。而“金石”一詞,習慣的理解是“金”(青銅器)、“石”(石碑)原物,但如果從金石學、金石文化的更大範圍去考慮,則“金石”的本物,它的延伸品如拓片、題跋、墨拓的技藝,石碑的鐫刻技藝、青銅器的熔鑄,更細則到如全形拓的失傳技藝;以及“金石學”的“學”的部分,如訪碑、收藏、鑒定、考證、訂訛、版本、目錄、學術史……這樣的“金石”(金石學)恰恰是可以“保存”而且應該“保存”的。如此一來,沙孟海師所擔心的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的原有宗旨,正不必被感嘆不須再堅持,而可以繼續奉為我社宗旨。
正是基於這一體認,西泠印社在2007-2008年間,經過反復斟酌論證,鄭重向全社同道與社會提出“重振金石學”的學術目標,重新倡導斷續多年的金石文化。並於2009年特別組織主辦大規模的“‘重振金石學’學術研討會”又出版論文集;其後,則在金石學的墨拓技藝尤其是“全形拓”方面作了明確的提倡以號召天下,在業界掀起了一場風潮。
直到今天,非唯“全形拓”絕處逢生,成為“金石學”之顯貴;而且碑刻拓片與題跋,則通過文物市場交易流通的日漸繁盛與《文物法》的解禁,外部環境一變,經濟與法政兩方面的順應,使得當代金石學風氣大盛,“重振金石學”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大成功。西泠印社的金石文化、尤其是作為立社宗旨的“保存金石”,被我們這個時代賦予了新的涵義與新的表達方式,從而浴火重生。
至於本來就是“金石學”核心之一的印章與篆刻,還有“印章學”與“篆刻學”方面的推動,西泠印社更是在社團運作方面注入了大量的創新思維,比如在展覽、比賽中除了倡導原有的傳統如浙派篆刻、細朱文以外,通過海選,以宏觀的金石學視野,對多字印、唐宋官印、古璽、封泥、元押、圓朱文、爛銅印等歷史藝術樣式,向全國印學界提出號召,動員投稿者作有針對的學習與取法,從而使篆刻從面貌單一走向百花爭艷,形成嶄新的藝術格局。
又以展覽評審改革為契機,分設華東、東北、西南、中原、華南、華北、西北和國外日本東京、大阪和韓國首爾諸賽區,使西泠印社不局限于蘇浙滬的江南之地,而有兼容全國東南西北外加日本韓國的宏大浩瀚的空間容量,更以此舉提升了篆刻評審民主化和多國交融的質量。至於每屆“詩書畫印綜合展”、“金石拓片題跋展”的徵稿、評審與展覽評獎,也在海內外形成一種清新的風氣,對於提攜專業高端人才,提出了新的價值標準與運作模板。這些,無論對百年西泠印社自身的肌體更新或與時俱進,都是一些極好的例證。
關於新時期印社的海外交流,以日本韓國等有篆刻傳統的東亞國家和中國港臺地區為主要交流對象,是我們一直堅持的百年優秀傳統。由日韓而至歐美,先後在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地舉行篆刻書畫巡迴展,普及交流金石篆刻藝術,並聘請外國高端人士如諾貝爾獎評委馬悅然等英美名流加入西泠印社,使西泠印社對外交流的結構更合理多樣,以有篆刻傳統歷史的日韓為高端專業交流的主脈,而以原無篆刻傳統歷史的歐美各國作普及推廣交流,從而形成一個有豐富層次的海外交流大項目。
作為有國際性要求的、中國唯一的傳統藝術社團組織,以最古典的項目內容來促進海外交流,從一開始就是百年西泠名社的立身之本。今後也必然會成為我們的辦社方針和主要工作目標。
西泠印社已經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化是題中應有之義。本年度精心策劃籌備的“圖形印與非漢字印章國際學術研討會”及伴隨而來的創作活動,取意于圖形的世界通用性,聚集了美國、法國、日本的學者專家共赴盛會,為印社海外交流的又一大盛舉。
作為迎G20西泠印社秋季雅集的主要活動,正合於不必懂漢字尤其是中國古文字的外國元首嘉賓們之旨而特意量身定做的學術項目;更是西泠印社不斷拓寬自身學術藝術空間的有益之舉、創新之舉;同時,它又是我們今後關於發展金石文化的學術傳承與技藝傳承的新的最佳發展途徑。作為國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百年西泠印社必將在一個更大的國際平臺上,尋求更快更好的發展。
(據美術報微信公眾號,原標題《G20杭州神韻| 金石之振(上):百年西泠,架起聯結中西的橋梁》《G20杭州神韻| 金石之振(下):“保存金石”在印學研究中逢生》,原作者陳振濂。編輯曹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