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貴州答卷:舊貌如何換了新顏

中國新聞來源:多彩貴州網 2016年08月08日 20: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多彩貴州網訊 近年來,江口縣深入實施以文化旅遊帶動新型工業化、農業産業化、城鎮園林化的“一業帶三化”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旅遊扶貧,成功打造了沙侗寨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點。2015年,寨沙侗寨全年接待遊客84.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935萬元,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一躍成為省內外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旅遊扶貧開出了小康花。

  把旅遊扶貧作為總攻貧困的主戰略

  2010年的寨沙,房屋破舊,村寨道路坑坑洼洼,整個環境臟、亂、差,全寨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寨,與梵凈山大旅遊極其不協調。

  該縣審時度勢,決定利用寨沙侗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文化旅遊資源,舉全縣之力率先建設寨沙侗寨,高起點打造旅遊扶貧試點。

  為借鑒鄉村旅遊開發建設的先進經驗,巧取他山之石。該縣組織考察組赴黔東南黎平縣實地考察,與黎平縣一家資深古建築公司達成開發建設協議,並從黎平縣採購建設原料,高薪聘請侗族土著藝人手工加工侗寨鼓樓。

  高起點規劃侗寨建設。該縣先後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旅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和旅遊扶貧實施意見等10余個專項規劃,將寨沙侗寨列為首批旅遊扶貧示範點打造,做好村寨的整體規劃,充分融合民族文化、生態文化及旅遊産業農家樂發展等。

  為加大寨沙侗寨開發建設力度,由兩名縣委常委挂帥,縣文化局、旅遊局、民宗局、文化館等單位組成工作組進駐寨沙,參與寨沙侗寨的開發建設。同時,整合市、縣專項旅遊資金170萬元,修建了寨沙侗寨標誌性建築——寨門和鼓樓,並按照一張床位補助600元的標準,對農家樂經營戶前期創業實行跟蹤扶持,傾力扶持為農戶卯足幹勁。

  採取1個縣直單位挂幫2戶經營戶,包床位、包餐具、包開業,做好綠化、美化、亮化。同時,投資200萬元精心打造了大型山水情景歌舞劇《愛在梵凈山》、《侗族大歌》、《敬酒歌》、《蘆笙表演》、《踩堂舞》等節目。

  用金融扶貧擺脫“無米之炊”困境

  2011年,該縣多方籌措資金1200萬元,對寨沙侗寨房屋按規劃進行推倒重建,並完成門樓、寨門、吊橋、鼓樓、石板街、水景觀等基礎設施。

  2012年,作為發展鄉村旅遊20個省級示範縣之一,該縣成立梵凈山擔保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貴州分行共同建立“群眾貸款、政府擔保、銀行放貸、財政貼息”金融借貸平臺。當年,寨沙侗寨30余戶貧困農戶獲得50萬元資金保障。

  2013年,該縣通過協調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銀行、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發放金融扶貧款項1636萬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向26戶群眾發放貸款526萬元,縣信用聯社向33戶群眾發放貸款850萬元,縣農行向52戶群眾發放貸款260萬元。目前,金融機構支持群眾的1636萬個人貸款,也還1376萬元,還款率為84.1%。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支持,擺脫了在整體包裝打造寨沙侗寨過程中的資金困境。

  建設過程突出“富學樂美”主題

  該縣在寨沙侗寨打造過程中,始終突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始終堅持把精品創建作為精準扶貧的重中之重。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選派精兵強將組成工作組,採取“包戶到人、建檔立卡”的方式實施精準扶貧。幾年來,工作組共幫助解決“農家樂”經營戶實際困難934項,協調扶貧項目28個,落實幫扶資金1850萬元。

  “富”在寨沙。寨沙侗寨率先在全縣成立旅遊協會,以期規範經營行為,提高服務管理水平,進而推動鄉村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2015年,全寨鄉村旅遊從業人員296人,佔全寨總人口的94.2%,年人均純收入突破3萬元大關。

  “學”在寨沙。為提升侗寨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先後組織攝影、導遊、工藝品製作、餐飲服務、侗族文化、侗族歌舞等專業培訓28場次,受訓人員達2600人次,侗族文化專家應邀“坐診”寨沙,教授侗歌、侗舞。

  “樂”在寨沙。2015年,寨沙侗寨實現廣播電視、光纖寬帶戶戶通,新建的大型舞臺和文化廣場,成為經常性舉辦文藝節目的理想場所,極具侗族文化元素的《侗族大歌》、《月上寨沙》等多個侗族節目成為寨沙侗寨文化大餐。

  “美”在寨沙。整個侗寨秉承“精而特、生態與文化並重”理念,做到依山就勢、天人合一,庭院錯落有致、石板巷道和流水景致相連,標誌性鐘鼓樓、古樹金絲楠渾然一體,民族風情廣場與侗族大型歌舞劇《薩瑪》相得益彰,民族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融合。先後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全國金融扶貧鄉村旅遊示範點、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貴州“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範點、貴州民族團結示範村寨等稱號。

  鄉村旅遊鼓起農民腰包

  該縣通過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點的打造,帶領當地群眾走上了一條致富路。

  過去老百姓房屋不值錢,僅能買15-20萬元,現在群眾的房屋由過去的資源變成了資産,每棟房屋平均增值10倍以上,且能作為抵押物進行融資。有能力、有想法的群眾自己開起了農家樂,平均每戶收入在10萬元以上。沒有經驗能力的群眾把房屋租給外面的,每年每棟有5-10萬元不等的房租收入。把房屋租出去的群眾,可以就地在農家樂、賓館、酒店打工,平均每人每年收入2-3萬元。一些困難群眾通過種植農副産品買給農家樂,實現勞動增收脫貧。

  目前,現有76戶314人,旅遊從業人員達到296人,佔全寨總人口的94.2%。全寨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3000元躍升到3.4萬元,貧困發生率由2011年的49.3%下降到2015年的13.3%,實現了從貧困村寨到美麗鄉村的華麗轉身,走出一條旅遊脫貧攻堅新路子。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