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研究者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復 《自然》將調查

中國新聞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6年08月03日 07:1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工作中的韓春雨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的一篇論文不久前被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生物技術》上,被部分媒體譽為“諾獎級”實驗成果。但最近國內外不少研究者提出韓春雨的實驗無法重復。《自然-生物技術》昨日回應北京青年報記者稱,已有若干研究者聯絡該刊,表示無法重復這項研究,該刊將按既定流程來調查此事。

  雜誌 將按既定流程調查此事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團隊在最近幾天備受爭議。今年5月份,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英國的《自然》雜誌子刊《自然-生物技術》刊登其論文一篇,被部分媒體譽為“諾獎級”實驗成果。然而最近一些國內外研究者對其結果産生了質疑,稱無法重復該實驗。

  昨日,《自然-生物科技》對北青報記者回復稱,將按照既定流程來調查此事。《自然-生物科技》發言人稱,《自然-生物技術》對於人們提出的任何關於論文的疑慮都會認真對待,並加以慎重考慮。“已有若干研究者聯絡本刊,表示無法重復這項研究。本刊將按照既定流程來調查此事。”

  《自然-生物技術》還表示,作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發表論文的條件之一,作者須將材料、數據、代碼和相關的實驗流程及時向讀者提供,不可加以不當限制。在《自然-生物技術》官網上可以查詢到具體要求。其中一條是自2013年5月,考慮到外部的評論,《自然》要求生物科學論文的作者們寄出包括他們的手稿,包括有關的實驗和分析設計的幾個要素的相關細節。這一舉措旨在提高報告的透明度和研究結果的可重復性。在同行評審中,作者將被要求確認這些要素填寫在提供給編輯和評論者的清單中。

  同行

  曾要求公佈原始數據

  韓春雨,被稱為“三無學者”,無名校身份、無名氣、無職位。但就是這樣一位學者,在過去的兩個月震驚世界。今年5月份,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團隊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論文,其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論文一發表便引起全球生物學界巨大關注,因為基因編輯是當前的熱門領域,主流技術是美國科研人員的CRISPR-Cas9技術。而根據論文,NgAgo-gDNA技術與CRISPR-Cas9技術相比在一些方面具有優勢,部分媒體稱這項研究成果可折桂諾貝爾獎。

  然而近來一些國際同行對韓春雨的論文表示質疑,如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加埃唐·布爾焦在網上公開發文表示,他不能重復韓春雨論文中描述的實驗,並且在與許多同行的討論中得知他們也無法重復該實驗。布爾焦表示,“我對NgAgo技術有嚴重的懷疑”,他呼籲《自然-生物技術》要求韓春雨公佈更多原始數據和實驗細節。

  隨後,國際上一些科研人員如西班牙國立生物技術中心的路易斯·蒙托柳等人表示支持布爾焦的質疑。

  作者

  不願多費精力來回應

  韓春雨的論文發表後,河北科技大學表示了高度重視。在學校的官網上,韓春雨發表論文的新聞被挂在首頁頭條位置。新聞中寫道,該校青年教師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論文,《自然-生物技術》影響因子為41.5,已經超過主刊《自然》。文中稱,韓春雨的這一成果打破了國際基因編輯技術的壟斷,實現了中國高端生物技術原創零的突破。據稱該技術可用於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精準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在人類血液、器官的編輯和再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醫藥、農業、畜牧等産業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5月末,學校領導專門到韓春雨的實驗室表示慰問,並組織座談。

  在韓春雨受到質疑後,河北科技大學官方還沒有針對此事作出回應。昨日,該校宣傳部一位領導稱,已知曉此事,近期將會對此事作出回應。

  昨日韓春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自己的論文是真實的,“我們實驗室已經重復了很多次”。他強調,自己忙於科研,對於外面的種種説法,不願意多費精力來做回應。

  案例

  《自然》曾撤回論文

  實驗無法重復,或許有兩種局面,有可能確實是學術造假,也有可能自證清白。日本一位研究者2014年因實驗結果無法重復曾陷入造假醜聞。2014年1月,日本研究者小保方晴子團隊在《自然》上發表兩篇研究論文。小保方晴子宣佈,他們掌握了全新的多能幹細胞製備方法,比傳統iPS製備方法更簡單更高效:單純依靠環境脅迫。然而不到一週,她就被質疑篡改論文圖像。她所在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在2月對其展開審查。7月,《自然》撤回小保方晴子的兩篇論文。8月,重現小保方論文結果的實驗失敗。2014年10月,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學位亦被早稻田大學取消。

  然而實驗無法重復,也並不一定意味著造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也曾面對這樣的質疑,饒毅強調,實驗科學的最後結論不取決於雄辯,而在於事實。1999年,饒毅實驗室發表論文,證明Slit蛋白質的功能對嗅球神經細胞前體起排斥性導向作用。2001年,哈佛醫學院及其附屬兒童醫院的三位科學家在《神經科學雜誌》發表文章,結論不同,認為Slit單獨不能作為排斥性導向分子,而單獨只是抑制細胞移動的分子。之後,饒毅做了更多實驗,很清晰地證明Slit對於這些細胞是排斥性分子,而不是抑制性分子,平息了質疑。

  文/本報記者 匡小穎 實習記者 劉思佳 黃宇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