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福建籍僑商陳德啟(右)在寧夏賀蘭山東麓的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內,查看葡萄長勢(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最近,到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的福建籍遊客都會收穫一份驚喜——2016年全年,寧夏所有4A級以上景區對福建籍遊客實行門票半價政策,其中5月份當月4A級以上景區對福建籍遊客免門票。
寧夏給福建籍遊客送上“大禮包”,邀請“八閩親人塞上遊”,是為回饋福建省對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和援助。而這一切,源自於20年前閩寧兩省區跨越時空的攜手相牽、協作扶貧。
1996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東部發達省市對口幫扶中西部欠發達省區,即東西對口扶貧協作。按照中央部署,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20年來,閩寧兩省區攜手向貧困宣戰,形成扶貧開發強大合力,譜寫了扶貧開發的華彩篇章,創建了東西對口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給新時代扶貧工作的推進帶來了許多啟迪與思考。
強化頂層設計是前提
時光倒流至上個世紀90年代,處於東部沿海的福建省經濟實力正迅速躍升。1996年,福建省地區生産總值規模達2600億元,提前實現比1980年翻三番的目標。而地處祖國西部的寧夏,地區生産總值只有202.9億元,不足福建的十分之一。
福建與寧夏兩省區的發展差距,正是當時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的真實寫照。
1996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兩個大局”戰略構想,福建和寧夏實行對口扶貧協作。當年10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為組長的對口幫扶寧夏回族自治區領導小組;11月,寧夏、福建首次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在福州市召開,閩寧兩省區正式“結親”,建立對口扶貧協作關係,攜手踏上與貧困角鬥的征程。
寧夏扶貧工作開發辦公室主任董玲告訴《經濟日報》記者,20年來,閩寧兩省區協作扶貧抓真章、見實效,最基本的經驗在於強化頂層設計,把中央推動東西部協作戰略部署和閩寧兩省區在扶貧開發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結合起來,建立起持續帶動、持續突破的長效機制,“這是‘閩寧模式’成功實踐的戰略前提”。
在“閩寧模式”的頂層設計中,閩寧雙方的聯席會議制度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從1996年開始,閩寧兩省區就把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作為工作部署、達成共識、推動落實、增進友誼的重要舉措,每年輪流舉辦一次,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出席,總結對口協作工作,商定協作幫扶方向、內容和重點。截至2015年,雙方已經召開聯席會議19次。
“通過聯席會議制度,兩省區認真研究幫扶和協作事宜,確保扶貧協作工作與兩省區發展緊緊相扣,能真正做到‘寧夏所需、福建所能’。”董玲説。
堅持高層引領、強化頂層設計的同時,閩寧兩省區也特別注重建章立制,儘快落實議定事項,做到“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
20年來,閩寧兩省區先後建立完善“市縣結對幫扶”“互派挂職幹部”“部門對口協作”等機制,承諾的協作事項及時得到兌現。
以“互派挂職幹部”為例,20年來,福建省共選派9批140名幹部到寧夏南部山區對口縣區挂職鍛鍊,其中地廳級幹部9人,縣處級幹部79人,科級幹部52人。寧夏也選派了15批248名幹部到福建對口縣區挂職鍛鍊。
挂職擔任寧夏扶貧辦副主任、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長的陳星是福建省第9批赴寧夏挂職鍛鍊幹部的“隊長”。他説,寧夏的幹部群眾特別樸實,他們在扶貧工作上投入的精力、付出的勞動非常大。寧夏幹部群眾展現出來的“幹部苦抓、社會苦幫、群眾苦幹”的“三苦”精神,鞭策著挂職幹部必須把幫助寧夏困難群眾脫貧致富作為己任,為群眾脫貧致富奉獻才智和力量。
寧夏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説,福建來的挂職幹部帶著福建人民的深厚情誼,傳承歷屆援寧工作隊的光榮使命,積極投身寧夏扶貧開發事業,用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追求卓越的高貴品質、律己奉獻的無私精神,深深地影響帶動著寧夏各級幹部群眾,為“第二故鄉”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而寧夏到福建挂職的幹部,則通過認真學習掌握髮達地區的科學決策能力和先進發展經驗,積極履行崗位職責,全身心投入挂職鍛鍊,取得了實踐鍛鍊與提高自身能力的“雙豐收”。
此外,在頂層設計的支撐下,閩寧兩省區還始終堅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不斷豐富扶貧協作內涵。例如,在第18次聯席會議上,兩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提出要抓住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拓展“閩寧合作”模式;第19次聯席會議上,提出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推動閩寧對口扶貧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
開展産業扶貧是關鍵
在寧夏採訪時,不少來自福建的挂職幹部都深有體會:寧夏經濟發展落後,特別是中南部山區較為貧窮,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些地區沒有相對完善的産業體系。
董玲告訴記者,在閩寧協作中,寧夏人民很期待兩省區能夠依託寧夏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著力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産業,以産業帶動扶貧、擴大就業,最終帶來老百姓的增收。
“福建省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靠的是産業發展帶動。寧夏貧困地區要擺脫貧困,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走出一條企業合作、産業扶貧、項目帶動、發展致富的路子。”陳星説。
通過招商引資,把福建的優勢企業和優質項目引進寧夏,這是寧夏幹部群眾對來自福建的挂職幹部的期待之一。不過,要在福建和寧夏之間進行産業扶貧的對接並不容易。陳星告訴記者,在幫助寧夏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挂職幹部們發現由於基礎設施、市場信息、成本、交流溝通等不夠順暢,招商難度不小。
挂職幹部、寧夏西吉縣副縣長林榮斌對此也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西吉縣退耕還林後,有五六十萬畝的土地沒有利用好。為了幫助農民增收,他決定引進耐寒耐旱的油用牡丹。不過,當地從未種植過油用牡丹,因此在招商引資中,投資方對於項目的前景、成本和收益很難進行準確評估,招商的進程一度受阻。為此,林榮斌專門跑去山東菏澤等地去做實地調研,又冒著風雪驅車到太原等地與投資商洽談。經過多番努力,最終才成功引進閩籍港商到當地投資。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福建省積極邀請福建、廣東及香港等地閩商或閩籍華僑到寧夏考察投資,並依託福建在寧企業家協會多渠道尋求經濟協作契機,吸引更多福建企業赴寧夏投資置業。
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秘書長孫亞泉説,目前,在寧夏的福建企業和商戶達到5000多家,年創産值超過350億元,上繳稅金10億元,安置就業10萬餘人,為寧夏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閩寧兩省區還把共建産業園區作為産業協作的重點,先後在銀川市永寧縣建設了閩寧鎮扶貧産業園,在吳忠市鹽池縣、固原市西吉縣和隆德縣建設閩寧産業園,帶動了當地支柱産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入園企業已經簽訂協議50多項,協議總額400多億元,延伸了當地農産品的産業鏈,有效地帶動了農民增收。
“這些産業項目在寧夏落地,也使當地貧困群眾的科技意識、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發生了轉變,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升。”董玲説。
在採訪中,記者遇到了寧夏華林農業綜合開發公司董事長林水英。這位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等榮譽的企業家來自福建莆田,自2009年以來在寧夏的投資已經超過3億元,公司在寧夏的蔬菜種植基地超過1萬畝。
林水英告訴記者,剛開始在寧夏投資發展大棚農業的時候,不僅寧夏當地的群眾不理解,自己的家人也十分不理解——1944年出生的她早該退休享清福,為何還要到貧困地區去折騰?不過,出身於農民家庭的林水英力排眾議,堅定地在西吉縣搞起了大棚農業種植,並在短短幾年間使蔬菜種植初具規模。
周邊群眾看到大棚種植出來的蔬菜銷路不錯,也跟著模倣。林水英説,華林農業不僅為當地群眾發展大棚農業提供技術援助,還準備在當地籌建蔬菜物流配送中心,發展訂單農業,幫助當地老百姓銷售蔬菜,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夠帶動農民致富。
激發內生動力是根本
寧夏是欠發達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西海固地區,自古素有“貧瘠甲天下”之稱,外國專家更是將其認定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的地區。對於這些“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地區,要擺脫貧困頑疾,必須以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突破口,提升這些地區的造血能力。
福建挂職幹部、鹽池縣副縣長林文福説,基礎設施薄弱是鹽池縣最明顯的短板,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改善生産生活條件,歷屆挂職幹部都十分重視幫助當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20年來,福建省對口扶貧區縣共扶持鹽池縣打井窖7650眼、投資新建閩寧示範村12個。“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變好了,這有助於激發他們內心主動脫貧的積極性,更有利於激發其內生動力,自身的造血能力也會更強。”林文福説。
鹽池縣花馬池鎮惠澤村黨支部書記吳剛告訴記者,惠澤村是2000年從原蘇步井鄉搬遷至城西灘的移民村。在閩寧協作中,挂職鹽池縣的扶貧工作組對惠澤村實施閩寧示範村建設,重點支持了該村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考慮到當地農民發展蔬菜種植的條件好、積極性高,扶貧工作組拿出專項資金,在惠澤村建起了農民蔬菜批發市場。有了批發市場,農民們賣菜更方便,種菜的積極性也高了。現在,全村有日光溫室312座,種植苗木1050畝,養殖暖棚316座。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7100元。
鹽池縣南苑新村社區村民蘇生尼,過去住在鹽池縣麻黃山鄉謝兒渠自然村,那裏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用水也困難,完全靠天吃飯。前幾年,縣裏出臺搬遷扶貧政策,蘇生尼堅定地選擇“離土離鄉”,搬進了南苑新村。如今,住上了110多平方米大房子的蘇生尼,平時跑出租車,妻子則在家裏做小吃生意,家庭年收入10來萬元,“比過去強太多了”。
鹽池縣南苑新村社區管委會主任郝瑞軍感慨地説,南苑新村的所在地原來是一個廢棄的磚廠,在閩寧協作下,福建的對口區縣幫忙投資建設。如今,來自麻黃山、萌城等偏遠地區的農戶遷入了新居。移民後,村民們不僅可以繼續耕種原有的土地,農閒還能進城務工,兜裏比過去有錢了,昔日的荒地成了安居樂業之所。
記者了解到,為了提高當地群眾的造血能力,20年來,福建省還向寧夏連續派遣支教老師和各類技術人員,為寧夏培訓山區教師、幫助寧夏新擴建各類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實施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持續資助貧困學生等,促進了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以就業技能培訓作為切入點,幫助貧困群眾提高綜合素質,增強了貧困群眾發展産業和外出務工的本領,為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奠定了基礎。目前,勞務經濟收入已經佔到農民可支配收入的40%左右,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鐵桿莊稼”。
“閩寧協作20年,將輸血式的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激勵和鞭策貧困群眾發展産業,激發出蘊藏在當地群眾之中的內生動力,這是閩寧模式的成功實踐的根本要求。”董玲説。
“閩寧模式”為寧夏的扶貧工作創造了不少的經驗,結出了豐碩成果。目前寧夏還有58萬貧困人口。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將借鑒閩寧協作的模式和經驗,提前兩年完成國家精準扶貧的目標。曾經被聯合國專家評價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的西海固,將告別貧困,走向全面小康。 (來源:經濟日報 採訪組成員:本報記者 丁 士 陳學慧 許 淩 拓兆兵 林火燦 周明陽 執筆:林火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