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背景資料:中國與捷克、中東歐及歐盟的合作
新華社記者王龍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抵達布拉格,開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此訪是兩國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捷克進行的國事訪問,也是習近平主席對中東歐國家首訪和今年對歐洲國家的首訪,是針對歐洲方向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此訪將全方位推進中捷各領域互利合作,推動中捷關繫上升到新高度,同時將體現中國對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視,並將促進中國和歐洲整體關係的發展。
【中國與捷克】
捷克位於歐洲中部,地處東西歐交界處,是中東歐地區的重要國家,其綜合國力在中東歐地區名列前茅。捷克2004年加入歐盟,2007年成為申根國家。捷克地理位置獨特,在中東歐與歐盟的分量及影響力較為突出。
中國和捷克雖然相距萬里,但是兩國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捷克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近年來,中捷關係快速發展。在積極發展對華關係方面,捷克堪稱中東歐地區的排頭兵。目前,中捷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捷克已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重要合作夥伴,在歐盟內的好朋友、好夥伴。
【中國與中東歐】
中東歐地區位於歐洲中東部,是歐洲東部門戶。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格局中,中東歐16國全部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又稱“16+1合作”,是中國同中東歐國家為深化傳統友誼、加強互利合作而共同創建的合作新平臺,也是促進中國與歐盟關係全面均衡發展的新舉措,是中歐合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2年4月,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華沙舉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應運而生。4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以機制建設為基礎,搭平臺、促合作,共同推動“16+1合作”發展,使該合作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格局。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經濟高度互補,中東歐國家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升級的強烈需求,而中國在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則具有競爭優勢,雙邊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與歐盟】
歐盟是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共有28個成員國。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成功訪歐,並和歐盟領導人達成共識,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2015年中國與歐盟建交40周年之際,中歐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雙方同意要推進三大對接,即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的發展戰略相對接,中國國際産能合作同歐洲容克投資計劃相對接,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與中歐整體合作相對接。雙方合作收穫重要成果,如建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打造中歐互聯互通平臺等。當前,中歐雙方都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中歐雙方發展戰略契合度高,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目前,中國與中東歐“16+1”戰略合作正不斷加速,中歐戰略對接不斷加強,中捷合作的順利推進,將對中國同中東歐合作起到帶動和示範作用,同時推動中歐整體關係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