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習近平如何説明十三五規劃背景

新聞頻道 學習中國 2016年03月23日 09: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出現新規律、呈現新特點,也將迎來新發展,收穫新成就。習近平在五中全會的規劃建議説明中指出:“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些變化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要求。制定‘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建議,必須充分考慮這些趨勢和要求,按照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總要求進行戰略謀劃。”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從頂層設計上很好地適應、把握、引領了經濟新常態,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

一、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

  《規劃綱要》將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放在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的第一位。綱要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為的中高速增長是新常態的基本特徵。習近平在五中全會上特別就經濟增速問題作出説明:“建議稿提出今後5年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主要考慮是,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必須保持必要的增長速度。從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有利於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更加切實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産能過剩化解、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經濟下行壓力明顯,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難度不小。考慮到正向引導市場預期和留有一定餘地,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建議稿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

  “十三五”期間,中國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讓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並持續保持著對世界經濟發展較高的貢獻率。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習近平指出:“我們將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居民儲蓄率高,消費潛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奮,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市場空間和潛力都很大,今後一個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有基礎也有條件。” 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體量已今非昔比。2015年中國經濟新的增量部分大致相當於歐洲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因此,即使是中高速增長,無論是速度還是體量,在全球仍是名列前茅。習近平指出:“我們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增長率,中國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現在增長7%左右的經濟增量已相當可觀,集聚的動能是過去兩位數的增長都達不到的。”習近平指出:“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中國在世界經濟最困難的時刻,承擔了拉動增長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目前,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

編輯:程祥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