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如何改革,才能讓醫生不再打病人的主意,減少開大處方、大檢查等問題?
如何促進醫療服務均等化,讓不同性別、年齡、職業的人,享有同樣公共衛生服務?
政策“天平”如何傾向基層,讓社區醫院真正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
對於新醫改方案中老百姓關注的問題,相關醫療專家進行了解讀。
■公立醫院改革
逐步解決“以藥補醫”問題
【內容】國家將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醫院經濟補償政策,逐步解決“以藥補醫”問題。在建立規範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方面,要通過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藥事服務費等多種方式。
【解讀】藥事服務費主要用於補償醫生向患者提供藥品處方服務的合理成本,與銷售藥品的金額不直接挂鉤。
目前,專家門診的掛號費是14元,而隨便理一次發就要20元。我國醫療服務價格偏低,“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的現象長期存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余暉説,這將從體制機制上切斷醫院收支與藥品銷售的聯絡,規範用藥行為,減輕群眾用藥負擔。對於看病就醫的患者來説,雖然增加了幾元錢的藥事費支出,但卻大大減輕了醫院以往多開藥、開高價藥帶來的負擔。
“多收多得”變“優勞優得”
【內容】要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勵機制,實行以服務質量和崗位工作量為主的綜合績效考核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有效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解讀】湖南新化縣醫生張計平無奈地説:“因為沒有基本的保障工資,我們在積極診療中打起了病人的主意,最終沒能守住醫務工作者的道德底線。”一段時間來,一些醫療機構給科室下達創收任務,鼓勵“多收多得”,這不僅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而且導致了大處方、大檢查等一系列問題。
要解決群眾看病貴,醫務人員“多收多得”的做法必須改變,正確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應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績效考核,多勞多得,優勞優得,適當拉開收入分配差距。
非營利性醫院實行指導價
【內容】要規範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其餘由醫療機構自主定價。
中央政府負責制定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及項目、定價原則及方法;省或市級價格主管部門會同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定基本醫療服務指導價格。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按照扣除財政補助的服務成本制定,體現醫療服務合理成本和技術勞務價值。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和醫生提供的服務,實行分級定價。規範公立醫療機構收費項目和標準,研究探索按病種收費等收費方式改革。建立醫用設備儀器價格監測、檢查治療服務成本監審及其價格定期調整制度。
民營資本可辦非營利醫院
【內容】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醫院經濟補償政策,逐步解決“以藥補醫”問題。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
【解讀】協和醫院主任醫師張鳳春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他説:“民營醫院的費用是很貴的,如果讓他們介入再參與醫保的劃分,可能會導致普通民眾的負擔加重。現在其實我們國家公立醫院很大程度上是貼錢的,比如有30個病人住院,我們從醫生到護士將要出20個人,加上床舖等,成本遠遠高於所收費用。關鍵還是投入不夠,因此目前的這種思路能否真正解決看病貴等難題,能否真正滿足大家期待,我本人不是很樂觀,只能一步一步來看了。”
■服務均等化
人均服務經費不低於15元
【內容】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國家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從2009年起,逐步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全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不低於15元,到2011年不低於20 元。
【解讀】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與徵求意見稿相比較,最終的方案明確了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表示,數字上的明確是對均等化的最好詮釋,它縮小了貧富差距,減少了不公平現象的發生。明確了以中央財政撥款的方式,讓所有人享有同樣標準的政府投入,讓全體中國人共同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
李玲認為,我國長期以來形成了城鄉二元體系的狀況,城鄉差別比較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目標的確立,意味著每個人,不論性別、年齡、種族、職業、收入水平等,都享受同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相關新聞:
新醫改:將從根本上改變“病無所醫”局面
新醫改方案:增設處方費醫生服務明碼標價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