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習近平出席達沃斯論壇,讓世界有了“主心骨”

新聞頻道 來源:中國網 2017年01月16日 14:5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17年1月15日至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並在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當前,在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政治不確定性驟升,新一輪科技革命初見端倪,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相互交織,人類發展前景充滿大變局的“十字路口”,世界對習近平主席充滿了期待:美國《時代》週刊説,在當下“逆全球化”思潮越來越盛的時候,與會各國領導人和商界領袖們寄望于習近平主席展示更大的全球領導力;美國彭博新聞社認為,習近平主席是出席論壇最尊貴嘉賓,中國領銜主演達沃斯論壇,凸顯了擔當全球領導的決心;英國《金融時報》期盼中國成為“全球治理的守衛者”和“開放貿易體系的火炬手”。世界對中國寄予厚望重托,期盼中國成為世界的“主心骨”,勇於擔當“全球醫者”、“全球仁者”和“全球領導者”。

  首先,作為“全球醫者”,以“一帶一路”戰略對接,打通世界經濟肌體的“任督二脈”。習近平主席説:“我們把世界經濟比作人的肌體,那麼貿易和投資就是血液。如果氣滯血瘀,難暢其流,世界經濟就無法健康發展。”從中醫角度來講,血氣不通則痛,關係失調則病。當今,世界經濟肌體陰陽失衡,虛實失調,氣血不暢,經絡不通,讓世界經濟肌體“痛”與“病”。“一帶一路”是構成世界經濟肌體的“任督二脈”,“一帶”屬“陽”,為世界經濟肌體之“督脈”,“一路”屬“陰”,為世界經濟肌體之“任脈”,“任督二脈”暢通是保障世界經濟肌體健康運行之根本。“一帶一路”戰略對接是中國為世界經濟肌體健康運行奉獻的一味“中國良藥”,其核心要訣就是一個“通”字,是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為代表的世界互聯互通。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倡議與世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就是倡導世界各國齊心協力,打通世界經濟肌體的“任督二脈”,以活血化瘀,增強氣血,協和陰陽,扶正祛邪,讓世界經濟肌體生機勃發,永葆青春。中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上承美歐等發達國家,下啟亞非拉等欠發達國家,是名副其實的支撐世界經濟肌體的堅強脊梁,健康運行的活力源頭;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是實物産能力最雄厚的國家,是工業能力最強大的國家,唯有中國有實力和能力,以其龐大的基建能力和工業産能,引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投資,這既緩解發達國家因經濟空心化、去工業化帶來的資本滯漲危機,又能為打破發展中國家缺乏資本、設施薄弱、建設能力嚴重不足的瓶頸。“一帶一路”把中國和世界各國聯通起來,把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聯通起來,讓南方國家與北方國家協作起來,讓東西方經濟的再平衡起來,讓世界經濟肌體“陰陽平秘”起來。

  其次,作為“全球仁者”,以分享中國“發展紅利”,攜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信仰“王道天下”,強調“以義制利”,崇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命中註定要為人類發展進步承擔責任與義務,創造偉大和永恒。中華文明具有輸出“發展紅利”的特質,中國越發展,中國越繁榮,輸出的和平、和諧因素就越多,帶給世界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紅利就越多。上個世紀50年代,毛澤東主席曾説:“中國應當對於人類社會有較大的貢獻。”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而又使人可親”的社會主義國家。習近平主席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説:“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互聯互通、平等相待、同舟共濟、公平共享、合作共贏、夥伴精神、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這些理念的源頭活水端在於此。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現在世界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作為“全球仁者”,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和責任共同體,讓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和便車,分享中國“發展紅利”,讓經濟增長和發展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讓各國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來。作為社會主義大國,中國始終不忘記初心,勇於擔當世界各國心目中的負責任、講信譽、有擔當、道德高尚的“全球仁者”,踐行“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天人合一,民胞物與”之“普世精神”, 堅定地推動全球向著更加均衡、包容、普惠和共享的方向發展。

  第三,作為“全球領導者”,以“國家健康”的中國治理模式,引領全球和國家治理向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的“健康型”國家轉型升級。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資本一體化,資本力量一枝獨大,多數主權國家被資本深度俘獲,資本主義社會已深陷系統性困境,導致國家能力低下,國家健康嚴重透支。2008年發端于美國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發展和治理模式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美國、歐洲等西方發達的富國強國紛紛生病,美國成了“病源國家”,徹底暴露了傳統的追求致富至上“比財富”、追求競爭至上“比力量”的國家發展和治理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中國在這次危機中,從容應對,表現突出,脫穎而出,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希望”,增強了“中國信心”,其背後的核心秘笈是“國家健康”。“國家健康”通俗地説,就是國家發展、治理和運行處於相對良好的狀態之中,以國家健康的體檢指標和體檢標準,中國屬於相對“健康國家”。與美國比,中國不算強國;與西方國家比,中國不算富國;但是,與歐、美等那些西方強國、富國比,中國是一個國家主權獨立完整,管控和駕馭資本能力較強的國家;中國是一個體量巨大,成長快速,代謝旺盛,免疫力強,反應敏捷,調控精準,創新變革的“健康國家”;中國是一個率先探索推動國家發展和治理核心模式由傳統的“財富型”、“力量型”國家,向“健康型”國家轉型和躍進的國家。習近平主席指出:“2008年爆發的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告訴我們,放任資本逐利,其結果將是引發新一輪危機。”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因此,推動全球和國家可持續發展和治理向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的“健康型”國家轉型,首要任務是提高國家管控和駕馭資本的能力,國家既不是讓資本放任自流,也不是節制排斥資本,而是依靠人民力量,既要高效利用資本,又要熟練駕馭資本,抑其害,揚其利,讓其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們相信,作為“全球領導者”,“國家健康”的中國治理模式,作為中國對世界可持續發展和治理貢獻的“中國方案”,必將引領全球和國家治理模式,向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的“健康型”國家轉型升級。(作者:楊多貴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王玉西 責任編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