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科學家稱,宇宙外星生命很可能存在於擁有小行星帶的恒星。根據間斷平衡理論,隨著生命對新環境適應能力的增強——有些事件會對環境産生巨大的影響,諸如小行星撞擊——進化的速度也會加快。如果人類的進化是拜小行星撞擊所賜,那麼智慧生命可能也需要一個類似我們銀河系的小行星帶,提供週期性的撞擊以促進進化過程。目前的係外行星系統只有一小部分擁有這樣的特徵,這意味著類似我們自身太陽系的環境——以及智慧生命——可能沒有我們之前預想的那麼普遍。

  美國博爾德科羅拉多大學的天文學家麗貝卡馬丁(Rebecca martin)和位於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研究所的馬裏奧

  利維奧(Mario Livio)提出了一項假設:太陽系小行星帶的位置——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可能並非偶然,而是適合生命進化導致的必須。隨著太陽系的形成,木星和太陽之間的引力作用吸引並拉伸了內太陽系的大量塵埃和小行星。小行星帶位於所謂“雪線”的地區——像冰一樣脆弱的材料將會進一步保持冰凍狀態,但一旦距離拉近它們並會融化分離。

  在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中,寒冷的岩石和冰會合併成行星。然而,當木星形成時,它的旋轉軌道稍微有所改變,略微更接近太陽。木星和太陽之間的潮汐引力撕碎了雪線上的物質,以阻止行星的形成並留下一個小行星帶,後者現在的質量大約只有最初的1%。

  這些小行星帶頻頻不斷的轟擊內太陽系——包括地球——理論上來説,提供了生命所需的原材料(比如水),並通過徹底的改變地球早期的環境和氣候,以刺激進化的不斷發展。為了驗證這種理論是否只限于太陽系之內,

  馬丁和利維奧研究了美國宇航局斯皮策望遠鏡的數據,後者目前發現了大約90顆不同恒星的紅外信號,暗示著小行星帶存在的跡象,這些小行星帶無一例外的都位於馬丁和利維奧根據每顆恒星質量而預測的雪線位置上,這一發現也支持了關於小行星帶形成的雪線理論。

  如果這便是支持外星生命進化的環境條件,那麼找尋外星生命的任務將會更加艱難——目前我們發現的帶有地外行星的恒星中,只有非常少的擁有位於雪線上的塵埃小行星帶,且外圍環繞著氣體巨星。如果氣體巨星的形成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就像木星一樣,那麼小行星帶將充滿了巨型天體,內行星將頻繁轟炸,使得生命很難穩定的發展;如果氣體巨星繼續隨著軌道向內移動,它將無法控制小行星帶最終變成行星——它將會吞噬任何大小的物質,只留下小部分太空岩石和塵埃,包括適合生命進化的行星。

  馬丁和利維奧隨後觀察了環繞恒星的250個氣體巨星——其中只有19個位於恒星雪線之外。這意味著根據間斷均衡理論,大約只有不到4%的係外行星系統具有支持高等智慧生命進化的初始條件。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馬丁説道:“我們的研究顯示只有一小部分目前觀測到的行星系統擁有合適的氣體巨星,它們位於合適的位置能夠産生合適大小的小行星帶,從而提供了臨近多岩石行星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我們的研究表明太陽系是非常特殊的。”(編譯/嚴炎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