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西班牙鬥牛節

  西班牙鬥牛節連母牛都不懂公牛的情義

  西班牙思想家奧爾特加加塞特曾説:“我敢斷言,誰若是對鬥牛的歷史沒有深入紮實的了解,那他(她)一定無法很好地理解自1650年至今的西班牙歷史……鬥牛的歷史揭示了近3個世紀裏西班牙民族生活中某些隱藏最深的玄機。”

  這是一個被無數人熱愛的節日,也是一個被無數人詛咒的節日。這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狂歡節,在南美、歐洲甚至是中國的雲貴少數民族地區,也存在著很多相似的傳統,但這些地方的人們恐怕都不會否認,鬥牛是屬於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的院長調侃説,中國俗語説“放馬過來”,西班牙人大概會改成放“牛”過來吧。

  説鬥牛是一項運動、一門藝術、一種表演,統統都不準確,鬥牛是一種狂歡,尤其對西班牙人來説。

  每月的3月到11月是西班牙為期漫長的鬥牛節,多則每日一斗,少則每週兩次,目前最大的鬥牛場設在首都馬德里,可容納兩萬多人。開場前,街頭巷尾便開始醞釀狂歡的前戲,小孩子們最先耐不住寂寞奔了出來,漸漸也把人群的心弦撩動了起來,人們交談、爭論、大聲喧嘩,為公牛和鬥士造勢;等到決鬥之時,公牛入場,鬥士戰備,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之握拳、冒汗、把神經調到緊張和亢奮的邊緣,每一個動作都會激起空氣的震動、聲波的位移;比賽結束,大街上的人們還長久地沉浸在搏鬥的快感裏,那些誇張的笑臉、刺耳的喊叫和揚起的塵土,好像都摻進了奇異的荷爾蒙,點點滴滴,揮發在空氣裏。

  西班牙鬥牛暴露了任何狂歡節都具有的天生的危險性,那些欽佩和激動,是赤裸的不受約束的情緒在奔涌,其最極端的形式便是鮮血和死亡的儀式。19世紀末著名的鬥牛士庫洛羅梅羅曾經説,鬥牛士可能真正死去,我們唯一的武器就是紅布,和死亡打交道才是真正的藝術。

  西班牙境內有1724塊鬥牛場,每一場都是這些血雨腥風、鬥志昂揚的故事,除了場上的勝負,還有場外的療傷、宰殺,甚至場邊販賣的烤牛肉,和慕名而來的觀光客。作為一門産業的鬥牛,已經給西班牙帶來了20萬個就業機會、327個直接相關的企業,每年産值25億歐元,佔全國GDP的0.25%。

  儘管如此,已有上千年曆史的西班牙鬥牛,依然在爭議中維持自己的生命力。

  早在1808年,就有議員提出要取消鬥牛,就連歷任教皇也對此持有不同的態度,有的禁止有的允許。近年來,一些國家甚至西班牙國內的某些城市陸續開始禁止鬥牛,或者提出不準宰殺公牛等新的更“人道”的規定。尤其是經濟危機之後,實力疲軟的西班牙在歐盟主導的環保議題下,相對失去了話語權,但總體民意仍然是贊同大於反對。

  鬥牛評論家安東尼奧洛爾卡激烈地為鬥牛辯護,他提出,鬥牛有助於公牛物種本身的優勝劣汰,公牛分泌的某種激素會使之變得焦躁,參與鬥牛可以讓它們釋放精力,“在卡車運輸的途中反而比中刀更加痛苦”,只有具有兇猛的血統、衝擊的能力、崇高的精神的公牛才能得以繼續繁衍;而做一名鬥牛士比羅馬教皇還要難,他們“是用另一種材料做成的人”。

  專門拍攝鬥牛的西班牙攝影師克裏斯蒂娜加西亞羅德洛説:“鬥牛是力與美的體現,虛實之間智取公牛。鬥牛是勇敢的象徵,也是動物力量的標誌;鬥牛士對生命的挑戰,也是與死神的遊戲。”她的同行拉蒙瑪薩茨卻説:“一分為二。這就是我對於鬥牛的雙重態度。既為勇敢英俊的公牛被殺死而感到遺憾,又每每被拉菲爾德寶拉和庫洛羅梅羅這些鬥牛士的完美表演所征服。總之,我真的不確定,向來如此。”

  鬥牛就是在這樣一種複雜而兩難的情感中被西班牙人所熱愛,被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們所嚮往。越來越光潔的現代社會大概很難容忍如此血腥、殘忍的遊戲成為一個民族的狂歡,視之為“不正當的群體性歡愉”。但評論家安東尼奧説,“這不是戰勝者與被戰勝者的對比,不是以暴力為樂,而是激賞那勇敢和智慧。”如果要繼續和他爭論動物保護的話題,他會嚴肅地告訴你,“不要輕易解釋這其中的神秘,甚至連母牛都不了解公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