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始建於清初,大量興建是在20世紀20~30年代。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市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市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颱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産業。到了民國,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髮、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製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餘,擄耕牛210余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夥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産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宇。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墻樓(用灰沙、糖、鹽、蜆殼、蠔殼等混合逐層錘打夯成),中期的青磚樓(用一般的青磚加厚建成),到最後的鋼筋水泥樓(用鋼筋混凝土按現代建築用料建成)。
類型上,約分三大類:一是更樓或燈樓,這種樓一般建在村頭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團及更夫使用,裏面有槍支、探照燈及報警器,一旦發現匪賊立即報警,讓村民準備。二是眾樓,由十多戶或幾戶人家合資興建,這種碉樓有3~6層,每層設有2~4間房,如有匪賊或洪澇,各戶人家可住進眾樓,以避災難。三是居樓,由華僑獨資興建,用於長久居住。開平碉樓中西合璧,碉樓的造型千姿百態。最大特點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築式樣綜合一起,自成一體,既有古希臘、羅馬的風格,又有哥特、伊斯蘭、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築要素,很難將開平碉樓具體歸入國外某一個時期的某種建築風格之中。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築元素在開平碉樓中和諧共處,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它在建築結構上則充分體現了防衛功能,其共同特點就是門窗窄小,鋼窗、鐵門,墻身厚,頂層四面都有槍眼,樓頂還有瞭望臺、探照燈、警報器、槍械等,在歷史上對保護村民生命財産安全有極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