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模擬圖資料照片
圖為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 博爾登在“龍”飛船發射成功後對媒體發表講話。資料照片
美國東部時間22日淩晨3點44分,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龍”飛船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是全球範圍內“民營飛船”對國際空間站的首次造訪,不論其行程最終是否完美,都將註定載入世界航天史冊。
航天業首次“官民對接”
今年四月,完成使命的美國最後一架現役航天飛機“發現號”被送進博物館,引得無數美國航天迷感慨唏噓:曾經雄踞航天領域的美國,現在只能依靠出高價搭俄羅斯飛船送宇航員和貨物上天。“龍”飛船的橫空出世,對傷心的美國民眾無疑是一次及時的慰藉。但更重要的意義則在於“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這是民間航天器與官方經營的國際空間站首次對接。
據報道,“龍”飛船雖然設計有自動對接能力,但此次任務中並不與空間站進行嚴格意義上的自動對接,而是在接近空間站的情況下,由空間站內的宇航員使用機械臂將其固定,然後將其拉向“和諧”對接口。
“龍”飛船計劃與空間站連接一週時間。5月31日,完成貨運任務的“龍”飛船將搭載已完成的試驗項目及其他設備,脫離國際空間站返航,並最終墜入距離南加利福尼亞州海岸幾百英里的太平洋海域,由回收船將其打撈回收。
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9火箭長48米,裝有9台“灰背隼”火箭發動機。位於火箭頂部的“龍”飛船長4.4米,直徑3.7米,裝有460公斤貨物,包括306公斤食物與其他給養,另外還有美國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項目及一台筆記本電腦。
由私營企業主導的此次發射商業特色突出。獵鷹9火箭第二級還裝有308人的骨灰,包括曾在《星際迷航》系列電視劇中扮演斯科蒂的詹姆斯 杜漢和執行了美國水星計劃的宇航員戈登 庫珀。這一服務由塞萊斯蒂斯“紀念宇航”公司負責。承載著主人的夢想,這些骨灰將被灑向太空。
此次發射已兩次因技術故障推遲,顯示民營航天業起步不易。19日推遲發射時,火箭發動機點火程序已經啟動,但箭載計算機下達了自動停機命令。上週末,技術人員經全面檢查,發現一個安全檢查閥門存在問題,造成發動機燃燒室內不正常的高壓。在替換了檢查閥後,技術人員又對所有火箭引擎進行了檢查,確信可以進行發射。
美國宇航的“新時代”
截至記者發稿時,“龍”飛船運行平穩,未見異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老闆馬斯克表示,他感覺如釋重負。事實上,22日的發射僅是“龍”飛船的第二次飛行,獵鷹9火箭的第三次飛行,發射的成功並無百分之百的保障。此次發射也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正式執行航天局太空貨運合同前的最後一次試射。如果順利發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拿到與美國宇航局簽署的3.96億先期研發合約的餘下款項,而後將按照與宇航局簽署的一項16億美元協議,進行11次發射,向空間站運送貨物。運送貨物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商業太空發射的第一步,他們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負責將7名宇航員送上空間站,同時進行針對低地軌道的發射。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航天業務上的里程碑式成就受益於美國宇航局的“商業軌道運輸服務項目”。長期以來,大型載人航天項目都是由政府投資,耗資之巨連全球最富有的美國也難以承受。為此,在經過多年大量的論證和研究後,美國決定採用商業軌道運輸的模式來降低天地往返運輸的成本,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在近年來日益困難的財政形勢下,美國“捨近求遠”的新太空政策更顯得必要和及時。將近地軌道運輸業務外包給私營部門,使宇航局能夠全力投入新型航天器和更大推力火箭的研究,專攻針對小行星、月球乃至火星的“長途旅行”。
私營企業管理機制靈活,研發週期短、成本低的優勢贏得了美國宇航局的青睞。2008年12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美國宇航局簽署了總額16億美元的商業補給服務合同,內容是在航天飛機退役後,到2017年前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向國際空間站提供12次總計20噸的貨物運輸,並用“龍”飛船為國際空間站接送航天員。同為民營的弗吉尼亞州軌道科學公司也與美國宇航局簽有向國際空間站運貨的合同,今年晚些時候將首次試射其“天鵝座”貨運飛船。與“龍”飛船不同,“天鵝座”飛船隻能運貨,且運載量較小。它將在2012至2017年為國際空間站運送8次貨物。
然而,宇航局將近地運輸業務“外包”給私營企業,也受到一些國會議員及不少公眾的批評。許多人對私營公司的航天能力表示質疑,擔心他們的火箭與飛船不如宇航局的産品安全可靠。但宇航局官員及私營航天業領袖們都認為,太空探索由官辦體制向私營參與過渡“正當其時”。美國宇航局商業宇航開發項目主任麥卡利斯特表示,即使此次“龍”飛船項目執行不如預期,這一過渡也不可避免。宇航局專家指出,在此次發射過程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能夠兩次檢查出技術故障,並迅速重啟發射任務,技術能力不容置疑。
目前,“龍”飛船已經成為美國最成熟的商業運輸飛船。該飛船曾于2010年12月成功進行過一次再入試驗飛行,驗證了“龍”飛船的發射、在軌運行、信號傳輸、接收指令、軌道機動、模擬對接、再入大氣層、安全降落到水面並被回收等關鍵技術。“龍”飛船分載人型和載貨型兩種。載人型“龍”飛船最多可將7名乘員送至近地軌道;載貨型“龍”飛船最多能向上運送6噸貨物,運回3噸貨物。“龍”飛船不像一般飛船隻能使用一次,而是可以重復使用10次左右,所以能大大降低天地往返運輸的成本,這也是其最突出的一個優點。
航天“狂人”馬斯克
成立於2002年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總部設于加利福尼亞州。其創建人億萬富豪馬斯克是網上支付工具PAYPAL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航天“狂人”。
馬斯克透露,“龍”飛船的名字來自他喜歡的一首流行歌曲“PUFF,THE DRAGON”,取這個名字的目的是回擊那些認為其航天夢想不可能實現的批評者。
獵鷹9火箭和稍小一號的獵鷹1火箭,則得名于電影《星球大戰》中的傳奇宇宙飛船“千年獵鷹”。“龍”飛船最終將有載人型號出現。
十年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成為首次實現航天器進入軌道並安全返航的民營公司,並即將成為第一個造訪國際空間站的民營公司。馬斯克還希望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成為第一個將宇航員送上太空的私營公司。他還計劃不斷改進“龍”飛船,直到最終登陸火星。
按計劃,“龍”飛船最早能在3年之內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用俄羅斯飛船送一個美國航天員進入國際空間站的價格為5000萬美元,而用“龍”飛船的價格則低得多,且身高限制擴大到1.95米。
為了探索更遠的太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在建造自人類登月以來最強大的火箭——“重型獵鷹”,目的是能更加便捷地將貨物、人員送上月球、小行星甚至火星。“重型獵鷹”將在獵鷹9的基礎上建造,使用兩個捆綁式助推器和其他系統對獵鷹9火箭進行升級。它全長69.2米,相當於20層樓高,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美國航天飛機的2倍,運送成本則僅為航天飛機的1/10。
馬斯克還在考慮研製更為強大的“超級載重火箭”,其運載能力將達到“重型獵鷹”的3倍左右,比當年發射“阿波羅”飛船的土星-5火箭大50%以上。借助於這種火箭,無論是重返月球、進軍火星或者其他更遠天體都沒有任何問題。
馬斯克曾表示,該公司希望在10到20年內把航天員送上火星。這個時間表比美國宇航局的載人登火星計劃還要早,且費用低得難以置信。據稱,馬斯克的終極夢想,是讓人類成為“多星生存”的物種。(記者余曉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