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CFP
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軟體動物化石群——澄江動物化石群,被譽為揭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奧秘的金鑰匙;世界上極為珍貴的身披羽毛恐龍化石,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被發現……美國科學家曾驚嘆:“除了中國,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有如此多的古生物化石群落。這些沉積和化石,不僅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的財富。”
然而,作為世界古生物學家“聖地”的中國,盜採盜挖和非法買賣古生物化石現象普遍,很多珍貴的化石被破壞或流失海外。
國務院頒布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已一年,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國家行政法規。一年來,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開展得如何?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追索五年“恐龍蛋窩”終回家
不久前,我國對流失美國的“恐龍蛋窩”化石長達五年的追索工作,終於有了結果。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賈躍明和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陶慶法等人專程赴美,代表中國接回了“恐龍蛋窩”化石。
“這得益於《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的實施和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成立。”賈躍明説,“條例的實施,使得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真正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使古生物化石的發掘、收藏、市場、出入境行為等都有了法律規範。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成立,規範和加強了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一批像‘恐龍蛋窩’化石一樣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貴化石順利追回,大批中國獨有的化石資源得到保護。”
賈躍明介紹,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成立一年多來,依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組織編制了《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等規章,啟動了《全國古生物化石保護規劃研究》、《全國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數據庫建設》項目,多次對中國海關截獲的古生物化石和出境展覽、研究的化石進行了鑒定,赴美國、加拿大鑒定、追索流失海外的中國化石。
去年12月20日,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第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和《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共編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400種,其中一級化石276種、二級化石110種、三級化石14種,使得《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細化,具有了可操作性,為科學規範管理我國的古生物化石提供重要依據。
有了法規還需制度安排
有了《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和專家委員會,古生物保護工作是否就迎來了春天?中科院院士、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周忠和表示,我們看到了政府對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重視。有關部門也非常尊重專家的意見,但還是缺乏具體制度,隨意性較強。
“機構和制度不健全,使得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現在依然困難重重。”賈躍明告訴記者。當前,我國嚴重缺乏管理機構和人員,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30個無專門的管理機構。只有安徽省設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辦公室,專職和專業的管理人員數量極少。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鳳峻表示,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還有一個重要的難點,那就是古生物資源家底不清,合理保護缺少規劃。去年底,這個情況已有了改變。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正在通過開展《全國古生物化石保護規劃研究》、《全國重要古生物化石典型標本調查與數據庫建設》等項目,在貴州、山東、甘肅、遼寧和雲南五省試點,試圖摸清我國古生物化石的“家底”。
“申請開展這些項目,初步緩解了以往古生物保護缺乏專項經費支持的問題。以前一些無法實施的計劃可以有條件實施。比如,在重要的化石産地設立專門的保護區。”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繼江表示,“但申請項目開展部分工作只是權宜之計。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古生物化石保護行動的無米之炊,就必須按照《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要求,國家財政儘快設立專項經費,至少每年5000萬元,否則許多基礎性、配套性的工作,比如加大對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及相關地質公園建設的投入,建設好貼近民眾的科普陣地等,難以實行。
古生物化石保護,需要“全民總動員”
去年8月,周忠和在首都圖書館科學講堂就古生物化石保護向數百名公眾作了專題講座。“我特別願意參與這樣的科普活動,希望更多人關注、了解、喜愛珍惜化石,知道古生物化石的科學價值。古生物化石的保護,最終還是要依賴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周忠和表示,長期以來,很多人對古生物化石的科學價值認識模糊,加上巨大經濟利益的刺激,很多珍貴古生物化石被破壞或盜賣,這讓人痛心。
“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專業性比較強,古生物科普不僅要面向普通老百姓,還要特別針對各級古生物化石保護的行政管理人員。”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麗霞表示。
這項工作已經付諸實踐。去年12月21日到24日,專家委員會面向全國各省國土資源廳有關古生物化石的管理人員的科普活動——《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培訓班在北京舉行。培訓班上,專家和學員們形成共識:古生物化石的保護不僅需要法律框架的逐步完善,機制體制的日趨合理,基礎工作的全面鋪開,更需要政府、專家、民間的共同發力。(光明日報記者林 英 袁于飛)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