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網易探索1月12日報道環境破壞愈演愈烈,人類為之憂心忡忡。

  在印度南部山地雨林地區,旅行者遭遇的最大的危險不是大象,雖然偶有人被大象殺死;也不是爬蟲類動物,突然出現的一隻一英尺長的後腿千足蟲確實嚇人;更不是樹榦多刺的棕櫚樹,疏忽大意的路人被割破其衣服。最危險的是——水蛭。

  如果你在森林行走時停下來,不到一分鐘,20多條棕色的纖細的管狀物,大小不等,有的像根細繩,有的像4厘米長直徑1厘米長的肥蟲,全都跳到你的靴子上。因為熱量的吸引,他們敏捷地向上蜷曲著,就像勻速的毛蟲,只需15秒便可爬進威靈頓長筒靴內(通常為及膝的橡膠雨靴)。防蛭襪,厚實的帆布材質緊緊綁至膝蓋-防止爬進靴子的水蛭傷腳。但是其他的水蛭繼續向上爬,你只好不停地拔除這些水蛭,當然也有漏網的水蛭爬到裸露的皮膚上,把“牙齒”咬進你的肉裏。同時,它們的唾液腺分泌出水蛭素,一種有效的抗凝血劑,這中毒素被醫藥工業合成出來後用作血液稀釋劑。即使你拔除了它們,幾個小時內傷口仍流血不止。

棘皮夜蛙,中文也稱紫蛙(上圖)

  印度喀拉拉雨林地區的人跡罕至,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有意志堅決的,意圖明確的,並且適應力強的人才敢冒險進入這裡。這些人包括了薩茜婭巴哈馬達斯畢鳩(SathyabhamaDas Biju )以及他的學生和不斷增加的追隨者。畢鳩(Biju)先生是新德里大學的一位兩棲動物研究者。

  畢鳩(Biju)先生是印度爬蟲學的先驅,名聲在外。他是土生土長的喀拉拉人,童年時光多在放牛,後放棄學業,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研究領域卻更加接近兩棲動物學。“研究植物太無聊,”他解釋到。在2003年,他發現了棘皮夜蛙(中文也稱紫蛙),一種紫色果凍狀的生物,帶有突出的鼻子和跑步的姿勢,這聽起來更像是在説一隻小雞。實際上是只青蛙,如此與眾不同,它有單獨的分類學科,因為它的近親在塞舌爾(馬達加斯加北部島國)。這一發現為古地理學和史前物種遷徙理論提供了依據。這引起不小的轟動,並成就了畢鳩(Biju)先生的名聲。“紫蛙給了我生命中的一切。”他説道。

  此生獻給印度蛙的分類學。畢鳩(Biju)先生想儘量保存物種免遭厄運。“無名的滅絕“。到目前為之,他收集了一科七類57種物種-比起任何印度的其他科學家都更加豐富。

  森林中的青蛙王子

  蛙類在全球範圍內都瀕臨滅絕。據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的瀕危物種名單,比起其他物種,更多的兩棲動物瀕臨滅絕。原因複雜:棲息地遭破壞,環境變化,一種致死疾病(壺菌病毒)都使兩棲動物的生存面臨壓力。“它們正以驚人的數目在減少,”羅賓摩爾(RobinMoore)談到。,“我曾親眼見到池塘裏漂著翻了白肚的青蛙。”他是保護國際(一個國際環保機構)兩棲動物保護成員。

  甚至連摩爾(Moore)先生自己都承認,要讓人類關心青蛙是件難事。“他們看了一張青蛙的照片然後想到:那東西又酷又怪。但這並沒有轉變成對它的困境的同情。”兩棲動物也不像虎科動物那樣引起名流的關注。曾報道過好萊塢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為老虎保護捐款1百萬美元。看了報道後,畢鳩(Bijiu)先生曾打電話到其辦公室請他聲援保護蛙科動物,但卻沒有下文。

  這一切並未阻止畢鳩(Bijiu)先生;事實上,他似乎從支持蛙科動物的意義上獲得了道德力量。“我為這些安靜的多數派説話,”他説道。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對話印度西高止山脈地區的捕蛙人 1 在印度南部山地雨林地區,旅行者遭遇的最大的危險不是大象,雖然偶有人被大象殺死;也不是爬蟲類動物,突然出現的一隻一英尺長的後腿千足蟲確實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