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每100人裏就有一位口吃者,然而你對口吃了解多少?你還認為模倣口吃就會變成口吃嗎?嘴裏含石頭可以治口吃?趕緊跟果殼網心事鑒定組編輯0.618一起,到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彭聃齡教授那裏,來了解口吃研究的前沿課題吧。

  “老師同學們,上午好,我,我,我叫邢力,邢力,力,力力 ” 要不是親眼看到這段視頻,我怎麼也無法想象,電話那頭正和我侃侃而談的通話對象,幾年前還是面對老師和同學連自己的名字都説不利索的“吃友”。所謂“吃友”,是口吃者之間相互的稱呼。

  這是邢力力2004年參加口吃矯治班,做自我介紹時的一段視頻。除了磕磕巴巴的語言外,她的臉上還伴隨著極不自然的表情。那時的她,不僅沉默少語,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找工作也頻頻被拒。現在,她卻已經是一位口齒伶俐,表達清晰的口吃矯治師。

  口吃究竟是怎麼發生的,能夠得到有效的矯治嗎?

初識“吃友”

  對於普通人來説,開口發聲前,舌頭應該往前還是往後?雙唇應該打開還是閉上?這些動作可能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是對於一個口吃者來説,説話這件看起來好像很自然的事情卻變得不容易了。口吃是一種言語流暢性障礙,俗稱“結巴”,説話者知道想要説什麼,但是因為不自主的重復、延長和停頓而説不出來。

  令人驚訝的是,口吃者是一個不小的群體。“差不多每100人裏就有一位口吃者。”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彭聃齡教授介紹説:“在兒童中,這個比例更大,差不多是成年人的5倍。在中國有超過1300萬的口吃者。”這個數據的確很驚人。

  口吃者通常對自己的言語問題很敏感。他們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口吃,也害怕在公眾場合説話,從而暴露出自己的問題。他們就像躲進黑暗中尋求保護的孩子,當有人打開燈光,無意中瞥到了他們真實的語言世界,就會把他們晃得睜不開眼。語言上的障礙和困擾常常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出現更嚴重的心理問題。了解口吃發生的機制 ,尋找有效的口吃矯治方法 ,是“吃友”極大的期望,也是研究者和口吃矯治師非常關心的問題。

電影《國王的演講》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

“語言矯治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在語言的認知機制這個領域辛勤耕耘了幾十年之後,彭聃齡教授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從基礎研究走向應用,使普通人都能從他們的研究成果中受益。1999年,他應邀到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語言係訪問。在那裏他了解到,許多發達國家的政府和研究機構都對語言障礙的研究和矯治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相比之下,國內的情況卻落後許多。口吃者“救助無門”的情況非常嚴重。他的一位英國朋友告訴他,當地每兩個學校才有一個看病的醫生,但每個學校卻都有一個語言矯治師。“別看小孩子一個個都會説話,但説話時的毛病多得很。”那位朋友對他説。

  從紐卡斯爾回來後,彭聃齡教授想:“我搞語言認知研究20多年了,一直都研究正常的語言,原來還有那麼多人受到語言障礙的困擾。看來語言矯治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2000年,在教育部的支持和資助下,彭聃齡教授聯合紐卡斯爾大學語言係和香港大學言語與聽力係,舉辦了國內第一個“語言的認知神經心理學與語言障礙”高級研討班,辦班的宗旨就是推動國內語言障礙的研究,培養一批從事語言障礙研究的高級人才。2005年在國際口吃日的前夕,他們又舉辦了“中國首屆口吃研究與矯治研討會”,提出了“關愛口吃群體,推進口吃研究”的響亮口號。

  萬事開頭難。他們沒有口吃矯治經驗,便從天津和長春請來了矯治師,舉辦了多屆口吃矯治班,並與北京林教授言語訓練中心保持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他們沒有口吃研究經驗,便派青年教師到香港大學進修,收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學習別人成功的口吃研究經驗;他們缺乏口吃研究人才,便連續多年招收了幾屆博士生,組成了很強的研究團隊。現在在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從事口吃研究的盧春明博士,就是當時參加到這個研究團隊中來的。看到口吃矯治班一批批學員在語言表達上的明顯進步,以及他們的人生軌跡由此出現的變化,彭聃齡教授更加堅定了在這個領域繼續研究下去的決心。

電影《國王的演講》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

吃友啊,你到底為什麼口吃?

  人到底為什麼會發生口吃呢?有一種説法是,口吃是因為心理因素造成的。採訪中,北京林教授口吃矯治中心的邢力力老師説了這樣一句頗為拗口的話:“不是所有的‘吃友’在所有的時候都口吃。”在她所接觸到的上百位口吃者中,不少人平時説話很正常,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時刻才“結巴”起來。一位市級領導,平時説話聽不出有任何問題,但是只要向上級領導彙報工作,就會憋得滿臉通紅,磕磕巴巴。而另一位小學校長,在主持全校大會時,鼓樂隊停止演奏,學生們都安靜下來等著他説話時,面對話筒卻發不出任何聲音。所謂“越緊張越説不出話來”,就是指這種情況説的。

  另一種説法是,口吃與發音器官的運動障礙有關。在電影《國王的演講》中,口吃矯治師讓國王含著玻璃球練習説話,就因為當時人們對口吃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發音器官的運動層面,認為只要想辦法把口腔打開,口吃就好了。

  而彭聃齡教授和盧春明博士在研究中卻發現,無論是心理因素,還是外界的環境因素,都很可能只是口吃的誘因。他們認為,在口吃現象的背後,腦功能和腦結構的發育異常可能有更重要的作用。

  關於口吃的腦機制問題,以往的一些研究發現,與言語正常的人相比,口吃者在説話時不少腦區會出現過度激活,如運動皮層和小腦等,而在另一些腦區出現激活不足,如聽覺皮層。研究還發現,言語正常的人通常是大腦左側優勢,而口吃者會出現雙側優勢或右側優勢。還有研究發現,口吃者的皮層下組織,如基底神經節和丘腦的功能和結構也存在異常。

  在口吃的腦機制問題上,還有一個重要的爭論。有人認為,口吃者的腦機制異常主要反映了其發音前的準備不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口吃者的腦功能異常跟其發音器官的運動協調性異常有關。這場爭論不僅關係到對口吃發生機制的認識,還關係到如何進行口吃矯治的問題。在彭聃齡教授和盧春明博士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口吃者可能在發音前和發音過程中都存在問題,兩者分別與不同的神經網絡有關。因此,口吃的診斷和干預不能只關注發音器官的協調性訓練,還要關注其內在的語音加工過程。近年來,他們首次提出了口吃的雙通路理論,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實驗神經科學》上,被編輯部稱為“有新聞價值的文章”;國際口吃網站也做了報道,在國際學術界和口吃矯治研究中産生了很大反響。

矯治口吃,從基礎走向應用

  基於彭聃齡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近年來,口吃矯治訓練也得到了不斷的改善。例如,在最初的發聲器官的訓練中加入了説話之前語言學加工過程的訓練。這樣做,一方面提高了語音準備的效率,加快了語音提取和編碼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保留和加強了原有的發聲器官的訓練。

  已經不再是“吃友”並成為一名口吃矯治師的邢力力老師有一個夢想,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和經歷感染身邊每一個“吃友”,給他們以鼓勵和希望,也希望普通人能夠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口吃。

  當更多人用科學研究和實際行動關注“吃友”們時,誰能説他們的世界不會灑滿陽光?

    編輯的話:順便説一句,《國王的演講》中的男主角,國王的扮演者科林福爾斯(Colin Firth)不僅拿了奧斯卡,還是一位科研工作者,不僅是一位科研工作者,還是研究大腦的。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關於口吃,你的觀念該更新了 1  每100人裏就有一位口吃者,然而你對口吃了解多少?你還認為模倣口吃就會變成口吃嗎?嘴裏含石頭可以治口吃?趕緊跟果殼網心事鑒定組編輯0.618一起,到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彭聃齡教授那裏,來了解口吃研究的前沿課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