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和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科學家們第一次在澳大利亞發現了棘背龍科(spinosaur)的恐龍脊椎骨化石,該類型恐龍是一種雙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龍,體型龐大,有的甚至會比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更大,鼻子則有點像今天的鱷魚。該化石在澳大利亞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在距今1.4億年前它們只生活在當時的北半球,而此次發現表明它們的地理分佈範圍要比想象中更廣,運動能力也比之前所推測的要更敏捷。
“鱷魚鼻”恐龍復原圖
新發現表明這類恐龍在白堊紀史前大陸裂解之前就開始了遷徙之旅,分別來到了各自的大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博士S.Brusatte説:“這類恐龍在地理分佈上並不是局限在某一塊大陸上,它們擁有長距離的遷徙能力。”
這塊脊椎骨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被澳大利亞的古生物學家挖掘出來了。自那以後它一直被保存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博物館中等待進一步研究分析。當Barrett來到博物館在堆積的大量骨骼化石中找到它時,它的價值才終於被人們所認識。
Barrett説:“澳大利亞本土並沒有很多恐龍化石的發現,所以這裡的恐龍化石都是十分稀少且有意義的。”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