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濮陽剛出土的西漢銅提梁壺

    濮陽市區日前發現一處西漢中前期的古墓葬群,在發掘文物時,考古工作者意外發現一西漢銅提梁壺內仍保存有一斤多液體。昨天,經目前全國最權威的鑒定中心北京質譜中心鑒定,該液體是迄今為止考古發掘並經其認定的國內歷史最久遠的酒類。

    濮陽挖出銅壺,兩千多年前的壺內有“聲音”

    4月10日,濮陽市在東環干城附近的廉租房建設項目之一的盤錦花園建設施工中,意外發現一處西漢中前期的古墓葬群。文物考古人員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西漢墓葬230余座,已出土600余件遺物。

    令文物考古工作者驚喜的是,在對第134號墓發掘中,意外發現一西漢銅提梁壺,該密閉的壺出土時內仍保存有液體,約一斤多。5月10日,經層層送檢,中科院、科技部、教育部的聯合鑒定機構北京質譜中心對該液體做出鑒定,認定該液體屬於酒類,是迄今為止國內經認定的歷史最久遠的酒類。

    “裝酒的壺也是陪葬品,估計死者生前有嗜酒喜好!”濮陽市文物所所長南海森稱,第134號墓室內有男性骨架一具,骨架長1.68米。在骨架頭頂前部擺放隨葬品的地方,發現一個銅提梁壺和兩個陶罐、1個陶壺、1個銅盆、1個銅勺。銅提梁壺出土時提梁的鏈已銹斷,提梁斜挎在壺的肩部,當考古人員起取銅壺清理泥土後,輕輕一搖,竟意外聽到壺裏有液體的聲音。

    南海森説,“當時,考古人員極為激動,懷疑銅壺內裝的液體極可能是埋藏了兩千多年的美酒,考古人員迅速對該壺採取保護措施,用塑料袋進行簡單封閉,然後製作木箱全封閉保存。”

    經對提梁壺檢查,該壺圓形,直口、圓唇、高領、廣肩、鼓腹、圜底、底部有很小的三個錐狀足。提梁為橋型、兩頭呈龍頭狀,用鐵鏈連在壺的肩部,鐵鏈已銹斷,壺蓋為一鍋蓋狀,中間有一橋型鈕。經測量,壺的口徑9厘米,領高7.5厘米,腹徑18厘米,通高23厘米。4月中旬,為確切弄清壺內液體成分,濮陽市文物部門將該提梁壺移交河南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

    6小時抽出一杯“樣品”,聞著“有酸酸的味道”

    “這個在漢代就是酒器,一般就應該裝酒。”對此壺,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杜啟明極為重視,安排文物專家對銅壺進行探傷測試後,決定於4月29日用技術手段取出少量液體送檢。

    省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杜安稱,經探傷測試,發現該西漢提梁壺的蓋子已銹結,一邊翹起説明它的銹結物結合得不是特別緊密。按照常規,取樣一般就是打一個眼,把液體排出來。但此次為做到讓液體不接觸外部空氣或者儘量不接觸外部空氣,經研究決定採取負壓抽樣管的辦法取樣。

    開始取樣後,因不能夠完全打開提梁壺,專家用超聲波對壺蓋邊緣的銹結雜質進行清除,並用探針將雜質和銹結剔除出來。之後,用一個密封的負壓管將壺內的液體往外抽,液體流出後,可清楚地看到負壓管裏的液體接近於透明色,肉眼也很難看到雜質。在數次抽取中,專家均小心翼翼地找到同一位置,因針頭特別細,壺蓋裏邊的銅銹以及雜質很容易將針頭堵住,專家取樣動作非常緩慢,生怕沉在銅壺底的銅銹再一次堵住針眼。

    經過6個小時的取樣,先後從銅壺內抽取液體30毫升。“有一點芳香氣息,還有酸酸的味道!”現場專家稱,古代有個成語叫“狗猛酒酸”,是比喻這個酒放的時間長了,它發出的那種酸味。西漢多為糧食酒,釀造過程和醋差不多,這個液體是酒的可能性非常大。隨後,該液體樣品由省、市文物人員專程送往北京質譜中心進行權威鑒定。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河南濮陽出土西漢美酒 迄今國內歷史最為久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