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圖為張培剛在哈佛讀書時的兩大箱筆記卡片。
上世紀90年代,張培剛在給青年學生上課。
1991年,張培剛和夫人譚慧在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合影。
張培剛畢生奮鬥的理想是,探索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強國的可行途徑。
人物簡介
張培剛,生於1913年,湖北紅安人,發展經濟學奠基人。生前任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經濟學院名譽院長、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還擔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説研究會名譽會長,中美經濟合作學術委員會中方主席等職。
20世紀40年代,張培剛憑藉在哈佛讀書時的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獲得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獎“大衛 威爾士獎”,這也是迄今為止華人在經濟學領域所獲的最高級別獎項。
哈佛學成後,張培剛回國。新中國成立後,受政治環境影響,他近三十年遠離學術研究。改革開放後,他爭分奪秒地著書施教,對於當時我國普及和傳播市場經濟知識、轉變人們對市場經濟的正確認識,發揮了先導作用,並培養了一批著名經濟學家和中青年學者。
張培剛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學作出了傑出貢獻:創立了系統的農業國工業化理論,為發展經濟學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提出了建立新型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構想,為發展經濟學在當代的新發展指明了方向;率先倡導並推動現代市場經濟學在我國的引進和普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提出提出了重要的先導作用。
2011年11月23日14時,發展經濟學奠基人張培剛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去世。他的離去,在國內外立即引起廣泛哀慟。
少年立志改變農民千年疾苦
幼時的張培剛,便體會到農村生活的困苦和艱辛,心中萌發了改善農民生活、改進農耕勞作技術,讓廣大農村徹底擺脫幾千年貧窮與落後的志願
1913年7月10日,張培剛出生在湖北省紅安縣八里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記事起,張培剛就開始放牛、砍柴、插秧、割稻穀,隨家人從事各種農活。
張培剛自小體會農村生活的困苦和農業勞作的艱辛。他心中萌發了改善農民生活、改進農耕勞作技術,讓廣大農村徹底擺脫幾千年貧窮與落後的志願。
1925年春,未滿12歲的張培剛小學畢業。他隻身告別家鄉,到武漢讀中學。這期間,武漢革命浪潮日益高漲。受“民主與科學”口號的影響,他刻苦攻讀數理和社會科學。
不久,他逐漸意識到,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大國,要富強起來,必須從發展農業經濟入手。他在報考大學時放棄了學自然科學的打算,決心專攻經濟問題。
1929年張培剛考入武漢大學文預科,次年順利進入經濟係學習。武大的檔案館至今還保存著他當年的報名錶。這張修業證明顯示,張培剛當年只讀了一年半的高中便跳級考入武大預科。當時國立武漢大學成立不久,招生非常嚴格,當年的文科班只錄取了張培剛一個人。
1934年,張培剛以全院第一的成績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即被選送到當時的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農村經濟的調查研究工作。6年時間中,張培剛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考察和調查,相繼撰寫了《清苑的農家經濟》、《廣西食糧問題》、《浙江省食糧之運銷》等4部著作,發表了40多篇農村經濟、貨幣金融等方面的論文。
1941年4月,張培剛考取清華大學第五屆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成為武漢大學考上清華庚子賠款公費留美的第一人。是年8月,張培剛從香港乘船抵達波士頓,趕上秋季進入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開始了五年的旅美生涯。
武漢大學經濟學教授譚崇臺對哈佛時期的張培剛有過一段描述:譚崇臺1944年冬天到哈佛,遇到一位風度翩翩的胡博士,得知譚崇臺來自武漢大學,胡博士立馬問:“那你們可知道張培剛?他在這裡很有名氣。”事後譚崇臺得知,胡博士就是曾任駐美大使的胡適。
在譚崇臺眼裏,“土氣、質樸”的張培剛當時不知道憑什麼贏得了大名鼎鼎的胡適的青睞。譚崇臺比張培剛小7歲,後來在他的“撮合”下,妹妹譚慧成為張培剛的妻子。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