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們一直在研究美國城市犯罪減少的原因。在十多年的研究後,專家普遍認為更好的警務、犯人收押率的提高、對犯罪的預防、住房安全系統的提升以及諸如《佈雷迪手槍暴力防治法案》(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購槍時需要進行背景審核)等都對消除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還有一些説法認為,人口老齡化、墮胎合法化、情緒控制類藥物的增加甚至是最近很受矚目的塗料被禁止添加鉛,都對犯罪減少有所幫助。
除此以外,良好的社會經濟也是幾乎所有犯罪學家都認可的因素之一:就業率和薪資水平越高,犯罪的人就越少,反之亦然。
但出乎意料的是,已經持續20年下滑的犯罪率並沒有因為2008年的經濟危機而結束。另一方面,根據最近FBI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暴力犯罪事件的減少不但沒有停止,反而在某些地方加速減少。與2008年相比,2009年上半年的殺人案數量在很多城市都有驚人的下降。更意外的是,這些下降正發生在充斥著失業、拖欠工資和犯罪的黑人區內。儘管監獄裏的人越來越多,但其中黑人數量卻沒有明顯增長。
犯罪學家對此十分困惑。馬裏蘭大學刑事審判和犯罪學系主任加裏 拉伕裏(Gary LaFree)曾經認為:“美國黑人就像煤礦裏的金絲雀(由於過去煤礦裏沒有通風設備,為了探測有害氣體,工人會攜帶金絲雀下煤礦,金絲雀對甲烷和一氧化碳非常敏感,若金絲雀因窒息而停止鳴叫就意味著有害氣體的存在),他們的犯罪率在經濟衰退期內暴增,而在經濟好的時候迅速下降。”而在2008到2010年間,經濟形勢差的不能再差,但監獄裏的人數卻在不斷減少。
奧巴馬效應?
隨著相關研究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這可能與美國總統巴拉克 奧巴馬有關,並將其稱為“奧巴馬效應”(Obama Effect)。簡單地説,第一任黑人總統的當選改變了那些想要成為罪犯或者曾經身為罪犯的人們的想法和行為。雖然奧巴馬效應還沒有被證明,但很多研究表明它可能存在。
美國犯罪學會主席裏克 羅森菲爾德(Rick Rosenfeld)的研究發現,在2009年,也就是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第一年內,儘管美國正在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但39%的黑人在調查中仍然認為他們比5年前過得好,而這一數據在2007年的調查中只有20%。在相同的調查中,認為他們與白人生活差距在縮小的人數增加了14%,而認為黑人在未來的生活會更好的人數增加了9%。
羅森菲爾德認為,黑人在一般情況下對未來總是很悲觀,而這樣的結果也説明,奧巴馬當選總統對於提高黑人對未來的信心,尤其是對經濟前景的展望的確有一定影響。同時,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歷史學教授蘭多夫 羅斯(Randolph Roth)認為奧巴馬的當選使得城市裏的黑人和其他少數人種更加相信政府,並且認為新總統的上任可以降低城市暴力的發生。
羅斯認為,民眾對於社會機關和政府越有信心,他們就越傾向於服從法律。如果民眾相信他們的政府在幫助他們,在為他們説話,他們就感覺到有了權力,在與外人的交往中就會更有自尊和自信。當民眾感覺政府在對抗他們的時候,就會開始懷疑政府的合法性(legitimacy)他們可能會感覺到沮喪,甚至被疏遠和羞辱。
20世紀80年代,塊狀可卡因曾在美國氾濫。
在犯罪學中,影響犯罪率的因素都是社會層面的,比如失業、離婚等等。但拉伕裏認為重大歷史事件,比如美國總統選舉,也許比社會結構的改變更適合預測犯罪率的變化。他指出,在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大巨變和80年代的毒品氾濫(也稱快克氾濫,即塊狀可卡因)發生時犯罪率都在上升,但當時卻處於經濟繁榮時期。所以儘管現在提出奧巴馬獲選是影響犯罪的重大事件還為時過早,但它確實有正面作用。
種族與政府信心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內,黑人殺人犯的數量在1971-1974年之間達到了最高,羅斯認為這段時間也正是二戰後黑人對政府信任度最低的時候。白人殺人犯的最高峰出現在1980年,也就是在吉米 卡特執政後的一年,因為對公共交通、福利、平權法案(反種族歧視法案)、越南戰敗和美國人質在伊朗被捕等各種不滿的積累,白人對政府的信任降到了戰後最低點。
相似的是,2009年早期的統計數據分析顯示,奧巴馬上任的2008年內,兇殺案在大部分州和城市迅速減少,但在6個州內超過10萬人口的城市中卻呈現上升趨勢,這些地區正是在2004年與2008年選舉中共和黨支持率最高的地區,即明顯反對奧巴馬的地區。羅斯表示,這些州中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奧巴馬不是美國公民,換句話説就是,他們覺得政府的合法性蕩然無存了。
不過,並沒有證據證明這些殺人犯中白人居多,而且他的理論也沒有解釋為何在這6個州中一些城市的兇殺率不升反降,以及在達拉斯和新奧爾良,這兩個美國城市黑人人口最大的城市的兇殺率反而有所上升。
耶魯大學的社會學教授以利亞 安德森(Elijah Aderson)認為,“奧巴馬效應”的確對犯罪有影響,他的上任給予黑人們對未來的新希望。但是他同樣指出,正在復蘇的黑人文化一直在阻止犯罪發生,並在為奧巴馬上任打下基礎。也就是説,奧巴馬當選總統也許不僅僅是奧巴馬效應的原因,而且也是其結果。
但也有一些犯罪學家認為所謂“奧巴馬效應”的産生只不過是羅斯和拉伕裏等人政治觀點的體現。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法學教授富蘭克林 齊姆林(Franklin Zimring)認為,人類會投射他們的感情,所以他們可能只是將自己對2008年選舉的美妙感情投射到研究中而已。那麼到底奧巴馬效應有沒有可能影響犯罪?當然有。那能通過美國犯罪率數據來檢測嗎?這就不太可能了。
肯尼迪遇刺後,美國的犯罪率曾短期迅速下降。
目前的數據顯示,城市犯罪率在逐年下降,但民眾,尤其是白人對奧巴馬政府的信任度也在直線下滑。不過“奧巴馬效應”也可能只是暫時的,就像肯尼迪遇刺以及“9 11”事件後犯罪率的暴跌一樣。真正的犯罪率變化應該是長期的,所以儘管近年來犯罪率的下降很明顯,但總體來講,幾十年來白人和黑人的犯罪率基本趨於一致。當然,犯罪率的下降也可能是因為警方更善於預防犯罪所致。所以,要想確認奧巴馬效應是否真的存在,我們還需要更長期的調查與研究。
本文編譯自: Is There an “Obama Effect” on Crime? 有刪減。
熱詞: